第251章 新政府成立准备,思维在电磁空间完
第251章 新政府成立准备,思维在电磁空间完成大联合
1984年9月10号,缅甸原政府军的12大军区的所有成建制的武装都已经被全解阵消灭。
现在只剩下一些掸邦高原,若开山脉上的部族武装还在顽抗。
不过他们对于全解阵来说已经构不成威胁。
若不是为了练兵,空军配合地面上的特种作战分队,可以干净利落的将这些占据崎岖地势的部族武装消灭掉。
此时的缅甸中央大平原,沿海的几个港区已经被全解阵牢牢掌握住,各大此时都进行着军管和宵禁。
普通民众对于全解阵的军事管制和宵禁都很快接受了。
因为全解阵每天都会低价供应大米,面粉,蔬菜甚至牛肉罐头。
另外对于积极参与全解阵基层干部牵头的一些社会工作的,牛肉罐头和蔬菜水果都能免费得到。
如果一家人有一个去参加了相应的工作,那么得到的食物甚至能让4口人吃饱。
这些全解阵基层干部给出的工作机会对于此时的缅甸民众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因为此前这些普通民众在原政府时期,常常会挨饿。
上半年缅甸政府的通胀率根据经济调查组调查的数据,高达30%。
同时原政府的外汇储备枯竭,从国外买粮食也买不了多少。
所以大米的供应非常短缺,原政府对大米采取配给制。
而这种制度下,普通民众经常买不到能够一家饱腹的大米,而那些有权有势的却能将多余的大米拿到黑市上卖。
全解阵正是考虑到原政府在民生方面做得这么差劲,所以在军管期间尽量给民众一些优惠,以此来尽快获得民众的支持。
对于此后的经济和民生安排,全解阵在发动统一之战之前是做了很多准备的。
首先是动用外汇储备,从世界各地采购民生物资比如大米,面粉,食用油和众多的轻工产品。
大米,衣物这些大订单都给了中国,这让今年上半年国内的出口都上涨了1个百分点。
此时国内因为开始大规模的推进联产承包,乡村的粮食产量较前几年有了极大的提升。
但是可能是因为此前过惯了苦日子,民众对大米的消耗量却没有增长太多,所以此时南方地区的粮库都快放不下。
原本如果没有全解阵的大米采购大订单,今年南方地区可能发生打白条收购稻谷的。
现在这些库存的稻谷被全解阵采购了很大一部分,这一方面给全解阵的民生工作降低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让国内南方地区的农民能按时拿到卖稻谷的钱。
而他们拿到卖稻谷的钱也会去采购一些轻工业品来改善生活,这就又间接的推动了国内的轻工业发展。
另外为了降低运输量,全解阵从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采购了大量的牛羊肉,在当地就地制作成牛羊肉罐头,通过四海航运运输到缅甸。
毕竟当肉类消耗得多了,大米的消耗量就能大大减少了,相同体积的牛羊肉的能量可是大米的好几倍。
民生工作在全体政工干部的努力下,让缅甸大部分地区都平静了下来。
此时全解阵高层的注意力也从原本的军事方面转向了民政和经济建设方面。
于是在9月12号,全解阵召开了扩大会议。
除了5大首领和王建昆,还有60多名党政军方面的高级干部。
他们主要是行政方面的人员,负责教育,医疗卫生,基建工程,科学研究,社科研究等方面。
会议议程计划是进行3天,在这3天里,他们将商讨今后的政府架构,各部门的职责范围。
因为今后是要领导整个缅甸甚至整个世界,所以从现在开始,他们的交流都按照普通人方式进行,脑机芯片和无线电交流只作为辅助,所有人都不能在未植入脑机芯片的人面前透露脑机芯片的相关信息。
其实在上半年,统一之战的准备阶段,5大首领和王建昆私下里已经讨论过好几次今后的组织架构问题。
李胜还是作为最高首领,另外其他4位各负责一块,王建昆的小舅岑勇负责管理组织的几大大型跨国公司以及国内的几大公司。
其他的相关机构参考了欧美等国的,哪个适合就先用,后续在实践过程中再修改。
相关机构都商讨完成后,就是要解决迫在眉睫的经济问题了。
1984年上半年,从各种公开渠道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此时缅甸的通货膨胀率超高,达到了惊人的30%以上。
另外外汇也少得惊人。
在占领了内比都后,从一些地方找到的外汇存量只有1千多万美元,这点钱也就够付几个月的利息,想买点进口的粮食来缓解食品供应压力都不行。
另外原政府的外债也非常的高,有20多亿美元。
如果是按照几十年前的一些国家的做法,就是不承认前政府借的外债。
不过全解阵为了不引起更多的麻烦,同时也是为了尽快让治下的地方尽快进入到正常的发展,所以还是把前政府的这些债务认下了。
因此在全解阵宣布这一做法后,各债权国都对全解阵的看法改变了一些,至少这种做法比某个大国的做法好了很多。
而全解阵有这个底气做这个决定,也是因为此前王建昆在非洲和东欧两地搞的三次大行动,顺带制造出来的金融风暴中挣的上百亿美金的外汇。
目前这些外汇储备有一半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全解阵控制的几个外汇管理账户中。
有四分之一已经转变成了各种订单,用于采购各种商品。
比如粮食一项上就费了10亿美金,其中向国内采购大米,猪肉等费了5亿多美金。
日用品方面费了3亿多美金,主要是一些服装,日化品等此时缅甸还不能自产的东西。
剩下几亿美金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还有20多亿美金就准备拿来当做外债的赔付金,目前已经由资产管理部门接手,正在跟那些债权国对接还款计划。
不过那些债权国到了这一步有不急着让全解阵组建的新政府还款了,而是希望能继续发展经贸关系,甚至有几个国家还想加大借款金额,借更多的外汇给全解阵。
其中日本方面最激进,甚至愿意提供300亿日元的借款。
这一方面是查到了全解阵提供的担保账户确实有那么的美金,是不差钱的,而且也准备还之前政府的借款,是个比较担则的组织。
另一方面也跟日本急扩展市场有关。
此时日本国内的汽车,电子,白色家电,音像制品等产业在国内的市场渐渐饱和,正在大力进军国际市场,跟欧美等国的公司竞争。
日本通产省为了帮助国内的企业扩展海外市场,也适时的推出了相关政策。
其中对东南亚,南美等一些政局较稳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的低息日元借款。
这些借款给到相关国家后,他们绝大部分会用来采购日本企业的商品。
这样做既扩大了日本企业的市场,又让日元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得到提升,日本也可以学着美国的做法,在全球收一些铸币税。
全解阵的经济部门负责人在王建昆的解说下,接受了日本方面抛过来的橄榄枝,接受了这笔大额借款不过在还款条件上,特别要求了可以用美元来还款,而不是限定于日元,并且汇率按照还款时的计算。
日本方面虽然有点奇怪,但是美元是他们太上皇的钱,如果不接受有点说不过去,于是没有多想就同意了。
这个条件的加入因为王建昆判断用不了多久,日元的币值将在美国的压力下不得不快速升值。
而这一升值,全解阵到时候就能用少量的美元来还此时借的日元了,相应的汇率差可能比利息还高,相当于白用几百亿日元几年,甚至还有得多。
对于国内民众手里还留存的前政府发行的货币,全解阵已经要求民众在限定时间内去兑换新币。
每个人能兑换的数额限定在2千美金币值的旧币,超过部分不能兑换。
每个经济实体可以拿着此前的纳税凭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兑换。
那些偷税漏税,没按照前政府要求正规经营的公司将损失惨重。
不过全解阵对此不担心,因为他们有打碎重来的保证。
今后缅甸的基础工业比如钢铁,机械,电力,自来水,天然气气,石油化工,通信,铁路,机场,航运等都将由新组建的国营公司经营。
民营企业可以参与一些终端服务,但是上游全部是由国营公司把控。
这样设置其实是为了更远的将来考虑的。
王建昆虽然根据自己超能力的情况,推断今后是极有可能完成能源升级,把可控核聚变,甚至是更高级的能量利用方式发展出来的。
但是未来的组织形式到底应该怎么进行却不知道。
所以他现在极力推动全解阵进行相关探索,其中民生行业采用国营方式就是其中一种。
在缅甸进行这种尝试,主要是全解阵拥有最先进的卫星通信系统,脑机芯片辅助系统。
这样可以极大的降低这种政府组织的内耗,效率较国内和苏联那种传统的组织形式要高很多,竞争力上应该是能战胜资本主义国家的那些跨国公司的。
到了9月20号,新的一套政府班子组建完成,然后全票通过在9月30号举行新政府成立大会。
会议将邀请缅甸各界代表,大部分国家领导人以及其他一些有经贸往来的国家领导参加。
至于来不来就看对方的意思,全解阵虽然想尽快的让缅甸融入国际社会,但是如果其他国家不接受,那么靠着国内的资源市场和东盟及少数友好国家的资源和市场,也能完成跨越式的发展。
在大会开始前的3天,王建昆在曼德勒的军区医院,给包括小舅岑勇在内的5大首领进行了脑机芯片植入手术。
而他自己也让新人类医生进行了脑机芯片植入。
从那之后,所有全解阵的正式成员就都完成了脑机芯片的植入,他们在电磁空间里,完成了思维上的大联合。
(本章完)
1984年9月10号,缅甸原政府军的12大军区的所有成建制的武装都已经被全解阵消灭。
现在只剩下一些掸邦高原,若开山脉上的部族武装还在顽抗。
不过他们对于全解阵来说已经构不成威胁。
若不是为了练兵,空军配合地面上的特种作战分队,可以干净利落的将这些占据崎岖地势的部族武装消灭掉。
此时的缅甸中央大平原,沿海的几个港区已经被全解阵牢牢掌握住,各大此时都进行着军管和宵禁。
普通民众对于全解阵的军事管制和宵禁都很快接受了。
因为全解阵每天都会低价供应大米,面粉,蔬菜甚至牛肉罐头。
另外对于积极参与全解阵基层干部牵头的一些社会工作的,牛肉罐头和蔬菜水果都能免费得到。
如果一家人有一个去参加了相应的工作,那么得到的食物甚至能让4口人吃饱。
这些全解阵基层干部给出的工作机会对于此时的缅甸民众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因为此前这些普通民众在原政府时期,常常会挨饿。
上半年缅甸政府的通胀率根据经济调查组调查的数据,高达30%。
同时原政府的外汇储备枯竭,从国外买粮食也买不了多少。
所以大米的供应非常短缺,原政府对大米采取配给制。
而这种制度下,普通民众经常买不到能够一家饱腹的大米,而那些有权有势的却能将多余的大米拿到黑市上卖。
全解阵正是考虑到原政府在民生方面做得这么差劲,所以在军管期间尽量给民众一些优惠,以此来尽快获得民众的支持。
对于此后的经济和民生安排,全解阵在发动统一之战之前是做了很多准备的。
首先是动用外汇储备,从世界各地采购民生物资比如大米,面粉,食用油和众多的轻工产品。
大米,衣物这些大订单都给了中国,这让今年上半年国内的出口都上涨了1个百分点。
此时国内因为开始大规模的推进联产承包,乡村的粮食产量较前几年有了极大的提升。
但是可能是因为此前过惯了苦日子,民众对大米的消耗量却没有增长太多,所以此时南方地区的粮库都快放不下。
原本如果没有全解阵的大米采购大订单,今年南方地区可能发生打白条收购稻谷的。
现在这些库存的稻谷被全解阵采购了很大一部分,这一方面给全解阵的民生工作降低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让国内南方地区的农民能按时拿到卖稻谷的钱。
而他们拿到卖稻谷的钱也会去采购一些轻工业品来改善生活,这就又间接的推动了国内的轻工业发展。
另外为了降低运输量,全解阵从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采购了大量的牛羊肉,在当地就地制作成牛羊肉罐头,通过四海航运运输到缅甸。
毕竟当肉类消耗得多了,大米的消耗量就能大大减少了,相同体积的牛羊肉的能量可是大米的好几倍。
民生工作在全体政工干部的努力下,让缅甸大部分地区都平静了下来。
此时全解阵高层的注意力也从原本的军事方面转向了民政和经济建设方面。
于是在9月12号,全解阵召开了扩大会议。
除了5大首领和王建昆,还有60多名党政军方面的高级干部。
他们主要是行政方面的人员,负责教育,医疗卫生,基建工程,科学研究,社科研究等方面。
会议议程计划是进行3天,在这3天里,他们将商讨今后的政府架构,各部门的职责范围。
因为今后是要领导整个缅甸甚至整个世界,所以从现在开始,他们的交流都按照普通人方式进行,脑机芯片和无线电交流只作为辅助,所有人都不能在未植入脑机芯片的人面前透露脑机芯片的相关信息。
其实在上半年,统一之战的准备阶段,5大首领和王建昆私下里已经讨论过好几次今后的组织架构问题。
李胜还是作为最高首领,另外其他4位各负责一块,王建昆的小舅岑勇负责管理组织的几大大型跨国公司以及国内的几大公司。
其他的相关机构参考了欧美等国的,哪个适合就先用,后续在实践过程中再修改。
相关机构都商讨完成后,就是要解决迫在眉睫的经济问题了。
1984年上半年,从各种公开渠道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此时缅甸的通货膨胀率超高,达到了惊人的30%以上。
另外外汇也少得惊人。
在占领了内比都后,从一些地方找到的外汇存量只有1千多万美元,这点钱也就够付几个月的利息,想买点进口的粮食来缓解食品供应压力都不行。
另外原政府的外债也非常的高,有20多亿美元。
如果是按照几十年前的一些国家的做法,就是不承认前政府借的外债。
不过全解阵为了不引起更多的麻烦,同时也是为了尽快让治下的地方尽快进入到正常的发展,所以还是把前政府的这些债务认下了。
因此在全解阵宣布这一做法后,各债权国都对全解阵的看法改变了一些,至少这种做法比某个大国的做法好了很多。
而全解阵有这个底气做这个决定,也是因为此前王建昆在非洲和东欧两地搞的三次大行动,顺带制造出来的金融风暴中挣的上百亿美金的外汇。
目前这些外汇储备有一半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全解阵控制的几个外汇管理账户中。
有四分之一已经转变成了各种订单,用于采购各种商品。
比如粮食一项上就费了10亿美金,其中向国内采购大米,猪肉等费了5亿多美金。
日用品方面费了3亿多美金,主要是一些服装,日化品等此时缅甸还不能自产的东西。
剩下几亿美金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还有20多亿美金就准备拿来当做外债的赔付金,目前已经由资产管理部门接手,正在跟那些债权国对接还款计划。
不过那些债权国到了这一步有不急着让全解阵组建的新政府还款了,而是希望能继续发展经贸关系,甚至有几个国家还想加大借款金额,借更多的外汇给全解阵。
其中日本方面最激进,甚至愿意提供300亿日元的借款。
这一方面是查到了全解阵提供的担保账户确实有那么的美金,是不差钱的,而且也准备还之前政府的借款,是个比较担则的组织。
另一方面也跟日本急扩展市场有关。
此时日本国内的汽车,电子,白色家电,音像制品等产业在国内的市场渐渐饱和,正在大力进军国际市场,跟欧美等国的公司竞争。
日本通产省为了帮助国内的企业扩展海外市场,也适时的推出了相关政策。
其中对东南亚,南美等一些政局较稳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的低息日元借款。
这些借款给到相关国家后,他们绝大部分会用来采购日本企业的商品。
这样做既扩大了日本企业的市场,又让日元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得到提升,日本也可以学着美国的做法,在全球收一些铸币税。
全解阵的经济部门负责人在王建昆的解说下,接受了日本方面抛过来的橄榄枝,接受了这笔大额借款不过在还款条件上,特别要求了可以用美元来还款,而不是限定于日元,并且汇率按照还款时的计算。
日本方面虽然有点奇怪,但是美元是他们太上皇的钱,如果不接受有点说不过去,于是没有多想就同意了。
这个条件的加入因为王建昆判断用不了多久,日元的币值将在美国的压力下不得不快速升值。
而这一升值,全解阵到时候就能用少量的美元来还此时借的日元了,相应的汇率差可能比利息还高,相当于白用几百亿日元几年,甚至还有得多。
对于国内民众手里还留存的前政府发行的货币,全解阵已经要求民众在限定时间内去兑换新币。
每个人能兑换的数额限定在2千美金币值的旧币,超过部分不能兑换。
每个经济实体可以拿着此前的纳税凭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兑换。
那些偷税漏税,没按照前政府要求正规经营的公司将损失惨重。
不过全解阵对此不担心,因为他们有打碎重来的保证。
今后缅甸的基础工业比如钢铁,机械,电力,自来水,天然气气,石油化工,通信,铁路,机场,航运等都将由新组建的国营公司经营。
民营企业可以参与一些终端服务,但是上游全部是由国营公司把控。
这样设置其实是为了更远的将来考虑的。
王建昆虽然根据自己超能力的情况,推断今后是极有可能完成能源升级,把可控核聚变,甚至是更高级的能量利用方式发展出来的。
但是未来的组织形式到底应该怎么进行却不知道。
所以他现在极力推动全解阵进行相关探索,其中民生行业采用国营方式就是其中一种。
在缅甸进行这种尝试,主要是全解阵拥有最先进的卫星通信系统,脑机芯片辅助系统。
这样可以极大的降低这种政府组织的内耗,效率较国内和苏联那种传统的组织形式要高很多,竞争力上应该是能战胜资本主义国家的那些跨国公司的。
到了9月20号,新的一套政府班子组建完成,然后全票通过在9月30号举行新政府成立大会。
会议将邀请缅甸各界代表,大部分国家领导人以及其他一些有经贸往来的国家领导参加。
至于来不来就看对方的意思,全解阵虽然想尽快的让缅甸融入国际社会,但是如果其他国家不接受,那么靠着国内的资源市场和东盟及少数友好国家的资源和市场,也能完成跨越式的发展。
在大会开始前的3天,王建昆在曼德勒的军区医院,给包括小舅岑勇在内的5大首领进行了脑机芯片植入手术。
而他自己也让新人类医生进行了脑机芯片植入。
从那之后,所有全解阵的正式成员就都完成了脑机芯片的植入,他们在电磁空间里,完成了思维上的大联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