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
>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七十二章 历史在开玩笑?
李业诩呆在九嵕山下为李靖守墓的时候,身边亲卫们也都没有带,甚至边上连马儿都没有,这次跟随宫中侍卫往回赶,还是用驿站的马匹。
连续的换骑,一路风驰电掣地往长安城赶,在早上时候从九嵕山下出发,到了下午,长安城那高大的城墙已经在望了。
李业诩没有回府,而是跟着宫中的侍卫直接进了皇宫。
时间已经是七月,天气还是很热,李业诩在进宫时还蹦出一个奇怪的念头,李世民今年未何没有去避暑?!
夏天的太极宫闷热潮湿,身体越来越差的李世民在前些年夏天都是率嫔妃和皇子们去九成宫或者翠微宫避暑的,今年没去,肯定是有事儿发生了,李业诩也即跟着宫内侍卫,快步进入太极宫内。
李世民这次是在皇宫内稍见凉爽的武德殿内接见李业诩的。
在李业诩进殿时候,看到太子李承乾也一道在,正在商议着什么事儿!!
一身素服的李业诩忙上去行礼。
“贤侄,你重孝在身,不必行礼!”看起来气色并不太好的李世民站起身,伸手示意道。
“多谢陛下!”李业诩也罢了礼。
“卫国公仙逝,朕也甚是悲伤,!”李世民一副伤心的样子,扶着李业诩的胳膊道,“你为祖父守孝,原本是晚辈应尽的孝礼,只是这段时间,朝中的事颇多,朕也是身子有恙,需要你来做事,因此也就没有同意你的请辞要求,也就夺情留用你,想着卫公在天之灵也会谅解朕的!”
“陛下有令,若臣不至,想必祖父也会迁怒与臣的!”李业诩垂着眼,想着刚刚支持的李靖,也没来由的心里一酸。
“贤侄啊,我大军出征已经有一些时日,所幸战事进展顺利,这段时间各路出征大军皆有捷报传来!”李世民示意李承乾把旁边案上放着的一叠战报交给李业诩。
房玄龄虽然在临终前请谏李世民罢兵事,但李世民最终并没有接受这位重臣临终前的劝谏,依然令大军在前方征战。
听李世民如此说,李业诩也即从李承乾手中接过战报,逐份翻了起来。
各道行军部送来的战报都有,天竺道的大军已经连拔数十城,除了中天竺已经被灭外,东天竺差不多大部地方已经被我大军攻陷,以天竺道行军大总管韩威的估计,按日前战况的进展,可以在年内解决大部的战事,待明年,天竺五国及邻近的一些地方,基本可以平定。
苏定芳所领的滇池道的大军已经过了滇池地,在与诸诏蛮人进行了几场万人规模的战事后,蛮人大败而逃,已经有蒙嶲诏与越析诏向我大军投降,并组织一部仆从军跟随我大军一道行动。
安南道的大军已经攻占林邑国都占城,林邑王诸葛地向我大唐军队投降,林邑国灭亡,李道宗亲率一部镇守占城后,派出一部军队支援攻击真腊的行动,余部围剿林邑国内的反叛力量。
“陛下,诸部战事进展顺利,此乃可喜之事!”李业诩粗略地看了一遍战报,有些不解地。战事进展顺利,李世民为何要心急火燎地将自己召回来,李业诩原本还以为战事进展不太顺利,要自己回来出出主意的。
“各道主将不辱使命,连番取得战事的胜利,朕甚是欣慰!”李世民脸上满是赞色地说道,但马上神色就变了,接着却话锋一转,口气也有些发冷,“只是长安城内却不太平静…”李世民说着对李承乾丢了个眼神。
听李世民如此一说,李业诩心内咯噔一下,心中隐隐有不祥的念头。
这时李承乾开口说道:“这段时间,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些大臣联名连番上表进谏,要胁父皇停止制定官绅一体纳税计划…”
听李承乾一番讲述,李业诩这才知道,由于李承乾召集了不少的人制定赋税改革的实施细则,这事不知被什么人透露出去,在朝堂上再次引起轩然大*,原先反对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更是接连上奏,痛说采取这样的政策实是祸害天下,说这样的政令实施肯定会招致天下人的反对,朝廷赖以生存支持的世绅官宦阶层会群起而反对,为了大唐的稳定,要求暂时不考虑这样的事。
而这消息也已经从长安散布到外面去,世家基本都已经知道朝廷将要采取这样的策略,从一些地方官府送呈的奏报上来看,山东一道世家密集的地方,世家们反应的激烈程度还是始料未及的,甚至有乱子发生的可能。
“哼,朕如何会不知道,这是触到了他们的利益…”李世民鼻子一哼,微显恼怒。
这样的情况李业诩并没什么意外,依李业诩的想法,强行推行这样的政策,利弊如何还真的无法预料,一项政策反对的人太多,特别是朝中官员大群反对的话,肯定不能有效的推行的。
李承乾制定的官绅一体纳税方法里面基本是一步到位的,这样有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李业诩其实也并不太赞同,只不过李业诩感觉到的是,有可能是李世民自觉生命也将走到终头,想在有生之年,以他那不一般的权威性,将此事做好,以免得李承乾即位后,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威望推行此策,最终不了了之,让世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李世民既然想如此做,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太子李承乾还是此法的始作俑者,李业诩也是顺着李世民的意思,强力地支持这个政策的推行,大唐帝国国力日渐强大,朝廷的威望日盛,世家想对抗,也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如今的太子位置已经非常稳固,李承乾用在多次监国中所表现出来挺不错的处事能力得到了了李世民的认可,李世民也是倾力栽培李承乾,其他诸皇子已经没有了可能染指皇位。嫡出的李泰、李治没有可能,庶出李恪虽然才华不比李承乾差,但嫡出的长子李承乾在,李恪也是根本没有可能上位,李业诩也只有支持李承乾一条路可走了。
只不过李业诩还是想提醒一下这对父子俩,不可急功近利。
“陛下,臣觉得一项政策有争论才是好,许多事都是越争论越明白,一些不好的地方也在争论中消除,此番众大臣们提出一些意见,陛下在推行政令时候,也可以参考!”李业诩说得有些含糊。
“说得是有些理,!”李世民点点头,但却不准备在这事上多讨论,示意李承乾先退下,他有事单独与李业诩说。
李承乾退下后,李世民示意李业诩坐近,“贤侄,长安城内新近发生了一些事,朕甚是不安!”
“陛下!?发生了何事?”李业诩疑问道。
“据情报司人员的报告,这段时间一些朝中大臣来往过密,连几位在京的皇子府中也是如此!”李世民脸上没有表情地说道。
李业诩脸上露出惊异的表情,这事从李世民口中说出来,太不一般了,很有可能因为李承乾的强势与世家对抗,许多官员有了另外的想法,准备放弃对李承乾的支持…
想到这,李业诩脊背有些发冷!!
李业诩眼巴巴地等着李世民说得详细些,但李世民却没再说,而是宣进来一个人,这个人是这两年重新执掌情报司的吴朋。
吴朋在去职后两年,李世民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又重新将其起用,任命为情报司郎中,执掌情报工作。
吴朋进来施了礼后,李世民即令他说了这段时间以来探到的事。
听了吴朋的讲述,李业诩也有些明白过来事情的严重性,原来李业诩没在朝中的这段时间,长孙无忌、褚遂良及主持兵部工作的崔敦礼府中,来往拜访的人非常多,而这几人也是时常在一起密议什么。
更是让李业诩吃惊的是,这些位居高位的大臣,还数次出入晋王李治的府中,而李治秘密派出的一些手下,也常出入这几人的府中,只是情报司的人员还未探知他们在密议什么。
听了吴朋的一番讲述,李业诩心内狂跳,若他所想不错的话,这事还真的不是一般的严重,有可能一场大乱会发生。
这是历史给予他的机会,还是在开一个很大的玩笑?若一切事情往最坏的方面发展,那长安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
吴朋讲完情况后,李世民令其出去,再对李业诩说道:“贤侄,朕希望你回到长安后,能将这事给朕查探清楚来,若是他们有不轨的举动,朕定当不饶…”
李世民说的语气并不严厉,但李业诩却能从这话里感觉到一股杀气。
“是,陛下!”李业诩也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重压。
“朕身体也是日渐衰败,连孙道长都没有法子!唉…”李世民说着叹了口气。
原来李世民原本是要到翠微宫避暑,但发生了这样的事,他也就取消了计划,只是呆在长安,几个月闷热的天气下来,李世民的身体又不太好了,身上的病症发作了几次,孙思邈看诊了几次,所开的一些药也是没有什么作用。
“陛下还处于英年,经过一番调理后,一定能好起来的!”李业诩抬起头,看了看气色不佳的李世民道。
“朕的身体朕自己知道,朕只希望,再能撑一些时候,!”李世民脸上略微有伤感的样子,“贤侄,朕也希望,以后你也能对朕般忠心地对待太子…”
“陛下,臣任何时候都愿意听从陛下号令!”李业诩没有任何犹豫地说道。
“好了,朕自是最信任你,你去布置事吧,有什么事直接向朕回报!”李世民脸上没有了任何表情。
“是,陛下!”李业诩施了礼后离去!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七十三章 没开始就结束了
李业诩出去后,李承乾也即进殿来,替有些显疲态的李世民捶捶背。
“父皇,李翼真的可以如此信任?”李承乾轻声地问道。
“朕这段时间以来仔细地回想了这些年来的事,对跟随在朕边上的诸臣都分析了一番,李靖他们祖孙俩,是最可信任,最可以托付事的!”李世民闭着眼睛说道。
其实这个结论是李世民很早已经就有的,只不过如今更加坚定了而已。
“父皇为何如此说?难道其他人都不如他们?”李承乾不解地问道。
“文采武功俱不凡者,朝中无出他们祖孙俩左右的,上马为将,下马为相,你看看还有几人?李翼在年少时候对朕提的那些建议,想必你也看到了,对我大唐的发展做出了何等的贡献:百姓安乐,四海升平,国库殷实,军队战力大幅提高,对外征战无往不胜,所占之地被我大唐牢牢的掌握…”
“父皇,李翼对我大唐之功,实无人可出其左右!”李承乾点头应道。
“他们祖孙俩,先后带兵平了东突厥、吐谷浑、吐蕃、高昌、西突厥,西域各国尽归,薛延陀、百济、高丽、新罗、倭国也被李翼领军所灭,此等军功,又有何人能比?”李世民满是骄傲的神色说道,这是他亲自提拔重用的战将取得的战功,是在他治下大唐对外战争所取得的辉煌战绩,他没有理由不骄傲。
李承乾眼中也有星星在冒,那是对自己父皇的崇拜,想着如今大唐所占之地是以往任何朝代都没有取得过的,大唐疆域之广,也是历朝历代所无法比的,他为自己有朝一日能主宰这个强大的帝国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也希望能将这份荣耀在自己手中延续下去,当下接口道:“父皇的文治武功,历朝历代都是没有人可以比的!卫国公与定国公祖孙俩,他们的功绩也当是在汉之卫、霍之上…”
“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祖孙俩从来不恃功以骄,而是知进退,对权位与荣华从不贪恋,但朕需要他们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这般秉性的良臣与战将,天下也没有几人,焉能不大用?”李世民脸上微微的有些激动,“得臣如此,也是为君者之幸!”
李承乾也不自觉地点点头,“儿臣也是非常欣赏李翼,也为他那坦荡的胸襟所折服…”
李承乾自年少时候就对李业诩有些崇拜,一段时间浮夸的行为曾被李世民责骂,所幸与李业诩接触了多次,被李业诩的言行所感化,最终还是修正了自己的行为,并以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多次代皇帝监国,并因在监国中不错的表现更得李世民的常识。李承乾打心底对李业诩有一份感激,只是李业诩待他一直保持一些距离,让李承乾有些懊恼,不过如今想来,那正是让所有人欣赏的处事风格,不为名和利左右。
“还有啊,朕一直对李翼给予信任,那也有你母后之故…没有李翼,你母后有可能早就…这份情,父皇可是一直记着…”
李承乾当然知道李世民话中的意思,“母后也是和儿臣这般说,她也感谢李翼为她治病,得以多陪父皇几年…”
“乾儿,你要明白,如此良臣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世民脸色变得严肃了,“李翼是朕选定辅佐你的大臣,以后有大事不决,皆可问他!”
“是,父皇!儿臣明白,儿臣一定牢记父皇的叮嘱,!”李承乾恭敬地答道,“父皇的胸怀如大海般广阔,对有才者都会给予重用,不计较他们的出身,这样才让天下人尽服,忠心耿耿地为父皇做事,父皇的这些年所做的一切,儿臣甚是敬佩!”
“好了,朕乏了,你也去吧!”李世民再次闭上了眼睛。
“父皇,那儿臣告退!”
…
“李尚书!我们发现这段时间他们间的来往更加的平凡了,据属下所探情况,他们似正在密议什么关于太子位的事!”坐镇指挥监视行动的李业诩,在被李世民委以密令数天后,再次接到属下这样的探报。
综合这几天所探的情报,及取得的一些证据,还有监控的一些人物,已经基本证实了自己想法的李业诩,心内有一些压抑不住的兴奋,他感觉到,大唐的历史,有可能在他身手再一次得到重大的改变。
几位在大唐初的历史上留下颇重足迹的大臣,很有可能就此淡出历史了。
再听到属下这样的探报,李业诩心内这份感觉更加的强烈,当下命令道:“准备抓捕晋王府中派出联络的人,及其他监控的人,本官要详细的口供…”
依李业诩的感觉,这件重大的事太子李承乾虽然知晓,但李世民并未让其参预,而是亲自掌控,李业诩也是明白李世民这般做的理由。
有前些日子,李业诩已经将这段时间所探的情报都报告给了身体越来越差的李世民,李世民也给予李业诩便宜行事的权利,若有突发*况,可以抓捕任何人,包括晋王李治。
综合现在掌握的情况,李业诩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也命令属下准备抓人。
李业诩也让吴朋等一部分得力干将,亲自布置秘密的抓捕行动。
这些人的行动还是比较隐蔽的,但他们再隐蔽的行动,如何能逃得过专业情报人员的眼睛?这些各府中派出联络的人,身手也是无法与经过严格训练的情报人员相比的。
抓捕行动进展的异常顺利,在半夜时分,李业诩想要的人已经被捆绑着带到面前。
李业诩带人亲自审问了那名晋王府中的派出的联络人员,一番审问后,李业诩得到了他想要的口供。
只不过这口供李业诩看了也有些吃惊,事情的严重程度还是出乎他的意外的。
他也明白,这真是的历史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原本历史上那个最终坐上皇位的李小九,却在这个时候忍受不了权力的诱惑,走了不归路了!!
李业诩也不敢耽搁,在整理了材料后,准备在第二天一早,即进宫示求见李世民,将情况向皇帝汇报,请求下一步的行动。
李业诩想着,长安城内马上将会上演一场血雨腥风,他只希望,能将这场动乱的影响降到最低,少杀一些人。
李世民是在武德殿的榻上接见李业诩的,李业诩在向李世民详细地报告了情况后,李世民的神情已经是怒不可遏,还有眉宇间让人感觉到的发冷的杀气,拿着李业诩所呈材料的手都在微微的颤抖。
依李业诩所提供的情况,可以说现存证人、证物都有了,还有一大把可以抓获的证人,长孙无忌等想在李世民驾崩后拥立李治上位的企图非常的明显了。
稍?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七十二章 历史在开玩笑?
李业诩呆在九嵕山下为李靖守墓的时候,身边亲卫们也都没有带,甚至边上连马儿都没有,这次跟随宫中侍卫往回赶,还是用驿站的马匹。
连续的换骑,一路风驰电掣地往长安城赶,在早上时候从九嵕山下出发,到了下午,长安城那高大的城墙已经在望了。
李业诩没有回府,而是跟着宫中的侍卫直接进了皇宫。
时间已经是七月,天气还是很热,李业诩在进宫时还蹦出一个奇怪的念头,李世民今年未何没有去避暑?!
夏天的太极宫闷热潮湿,身体越来越差的李世民在前些年夏天都是率嫔妃和皇子们去九成宫或者翠微宫避暑的,今年没去,肯定是有事儿发生了,李业诩也即跟着宫内侍卫,快步进入太极宫内。
李世民这次是在皇宫内稍见凉爽的武德殿内接见李业诩的。
在李业诩进殿时候,看到太子李承乾也一道在,正在商议着什么事儿!!
一身素服的李业诩忙上去行礼。
“贤侄,你重孝在身,不必行礼!”看起来气色并不太好的李世民站起身,伸手示意道。
“多谢陛下!”李业诩也罢了礼。
“卫国公仙逝,朕也甚是悲伤,!”李世民一副伤心的样子,扶着李业诩的胳膊道,“你为祖父守孝,原本是晚辈应尽的孝礼,只是这段时间,朝中的事颇多,朕也是身子有恙,需要你来做事,因此也就没有同意你的请辞要求,也就夺情留用你,想着卫公在天之灵也会谅解朕的!”
“陛下有令,若臣不至,想必祖父也会迁怒与臣的!”李业诩垂着眼,想着刚刚支持的李靖,也没来由的心里一酸。
“贤侄啊,我大军出征已经有一些时日,所幸战事进展顺利,这段时间各路出征大军皆有捷报传来!”李世民示意李承乾把旁边案上放着的一叠战报交给李业诩。
房玄龄虽然在临终前请谏李世民罢兵事,但李世民最终并没有接受这位重臣临终前的劝谏,依然令大军在前方征战。
听李世民如此说,李业诩也即从李承乾手中接过战报,逐份翻了起来。
各道行军部送来的战报都有,天竺道的大军已经连拔数十城,除了中天竺已经被灭外,东天竺差不多大部地方已经被我大军攻陷,以天竺道行军大总管韩威的估计,按日前战况的进展,可以在年内解决大部的战事,待明年,天竺五国及邻近的一些地方,基本可以平定。
苏定芳所领的滇池道的大军已经过了滇池地,在与诸诏蛮人进行了几场万人规模的战事后,蛮人大败而逃,已经有蒙嶲诏与越析诏向我大军投降,并组织一部仆从军跟随我大军一道行动。
安南道的大军已经攻占林邑国都占城,林邑王诸葛地向我大唐军队投降,林邑国灭亡,李道宗亲率一部镇守占城后,派出一部军队支援攻击真腊的行动,余部围剿林邑国内的反叛力量。
“陛下,诸部战事进展顺利,此乃可喜之事!”李业诩粗略地看了一遍战报,有些不解地。战事进展顺利,李世民为何要心急火燎地将自己召回来,李业诩原本还以为战事进展不太顺利,要自己回来出出主意的。
“各道主将不辱使命,连番取得战事的胜利,朕甚是欣慰!”李世民脸上满是赞色地说道,但马上神色就变了,接着却话锋一转,口气也有些发冷,“只是长安城内却不太平静…”李世民说着对李承乾丢了个眼神。
听李世民如此一说,李业诩心内咯噔一下,心中隐隐有不祥的念头。
这时李承乾开口说道:“这段时间,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些大臣联名连番上表进谏,要胁父皇停止制定官绅一体纳税计划…”
听李承乾一番讲述,李业诩这才知道,由于李承乾召集了不少的人制定赋税改革的实施细则,这事不知被什么人透露出去,在朝堂上再次引起轩然大*,原先反对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更是接连上奏,痛说采取这样的政策实是祸害天下,说这样的政令实施肯定会招致天下人的反对,朝廷赖以生存支持的世绅官宦阶层会群起而反对,为了大唐的稳定,要求暂时不考虑这样的事。
而这消息也已经从长安散布到外面去,世家基本都已经知道朝廷将要采取这样的策略,从一些地方官府送呈的奏报上来看,山东一道世家密集的地方,世家们反应的激烈程度还是始料未及的,甚至有乱子发生的可能。
“哼,朕如何会不知道,这是触到了他们的利益…”李世民鼻子一哼,微显恼怒。
这样的情况李业诩并没什么意外,依李业诩的想法,强行推行这样的政策,利弊如何还真的无法预料,一项政策反对的人太多,特别是朝中官员大群反对的话,肯定不能有效的推行的。
李承乾制定的官绅一体纳税方法里面基本是一步到位的,这样有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李业诩其实也并不太赞同,只不过李业诩感觉到的是,有可能是李世民自觉生命也将走到终头,想在有生之年,以他那不一般的权威性,将此事做好,以免得李承乾即位后,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威望推行此策,最终不了了之,让世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李世民既然想如此做,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太子李承乾还是此法的始作俑者,李业诩也是顺着李世民的意思,强力地支持这个政策的推行,大唐帝国国力日渐强大,朝廷的威望日盛,世家想对抗,也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如今的太子位置已经非常稳固,李承乾用在多次监国中所表现出来挺不错的处事能力得到了了李世民的认可,李世民也是倾力栽培李承乾,其他诸皇子已经没有了可能染指皇位。嫡出的李泰、李治没有可能,庶出李恪虽然才华不比李承乾差,但嫡出的长子李承乾在,李恪也是根本没有可能上位,李业诩也只有支持李承乾一条路可走了。
只不过李业诩还是想提醒一下这对父子俩,不可急功近利。
“陛下,臣觉得一项政策有争论才是好,许多事都是越争论越明白,一些不好的地方也在争论中消除,此番众大臣们提出一些意见,陛下在推行政令时候,也可以参考!”李业诩说得有些含糊。
“说得是有些理,!”李世民点点头,但却不准备在这事上多讨论,示意李承乾先退下,他有事单独与李业诩说。
李承乾退下后,李世民示意李业诩坐近,“贤侄,长安城内新近发生了一些事,朕甚是不安!”
“陛下!?发生了何事?”李业诩疑问道。
“据情报司人员的报告,这段时间一些朝中大臣来往过密,连几位在京的皇子府中也是如此!”李世民脸上没有表情地说道。
李业诩脸上露出惊异的表情,这事从李世民口中说出来,太不一般了,很有可能因为李承乾的强势与世家对抗,许多官员有了另外的想法,准备放弃对李承乾的支持…
想到这,李业诩脊背有些发冷!!
李业诩眼巴巴地等着李世民说得详细些,但李世民却没再说,而是宣进来一个人,这个人是这两年重新执掌情报司的吴朋。
吴朋在去职后两年,李世民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又重新将其起用,任命为情报司郎中,执掌情报工作。
吴朋进来施了礼后,李世民即令他说了这段时间以来探到的事。
听了吴朋的讲述,李业诩也有些明白过来事情的严重性,原来李业诩没在朝中的这段时间,长孙无忌、褚遂良及主持兵部工作的崔敦礼府中,来往拜访的人非常多,而这几人也是时常在一起密议什么。
更是让李业诩吃惊的是,这些位居高位的大臣,还数次出入晋王李治的府中,而李治秘密派出的一些手下,也常出入这几人的府中,只是情报司的人员还未探知他们在密议什么。
听了吴朋的一番讲述,李业诩心内狂跳,若他所想不错的话,这事还真的不是一般的严重,有可能一场大乱会发生。
这是历史给予他的机会,还是在开一个很大的玩笑?若一切事情往最坏的方面发展,那长安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
吴朋讲完情况后,李世民令其出去,再对李业诩说道:“贤侄,朕希望你回到长安后,能将这事给朕查探清楚来,若是他们有不轨的举动,朕定当不饶…”
李世民说的语气并不严厉,但李业诩却能从这话里感觉到一股杀气。
“是,陛下!”李业诩也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重压。
“朕身体也是日渐衰败,连孙道长都没有法子!唉…”李世民说着叹了口气。
原来李世民原本是要到翠微宫避暑,但发生了这样的事,他也就取消了计划,只是呆在长安,几个月闷热的天气下来,李世民的身体又不太好了,身上的病症发作了几次,孙思邈看诊了几次,所开的一些药也是没有什么作用。
“陛下还处于英年,经过一番调理后,一定能好起来的!”李业诩抬起头,看了看气色不佳的李世民道。
“朕的身体朕自己知道,朕只希望,再能撑一些时候,!”李世民脸上略微有伤感的样子,“贤侄,朕也希望,以后你也能对朕般忠心地对待太子…”
“陛下,臣任何时候都愿意听从陛下号令!”李业诩没有任何犹豫地说道。
“好了,朕自是最信任你,你去布置事吧,有什么事直接向朕回报!”李世民脸上没有了任何表情。
“是,陛下!”李业诩施了礼后离去!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七十三章 没开始就结束了
李业诩出去后,李承乾也即进殿来,替有些显疲态的李世民捶捶背。
“父皇,李翼真的可以如此信任?”李承乾轻声地问道。
“朕这段时间以来仔细地回想了这些年来的事,对跟随在朕边上的诸臣都分析了一番,李靖他们祖孙俩,是最可信任,最可以托付事的!”李世民闭着眼睛说道。
其实这个结论是李世民很早已经就有的,只不过如今更加坚定了而已。
“父皇为何如此说?难道其他人都不如他们?”李承乾不解地问道。
“文采武功俱不凡者,朝中无出他们祖孙俩左右的,上马为将,下马为相,你看看还有几人?李翼在年少时候对朕提的那些建议,想必你也看到了,对我大唐的发展做出了何等的贡献:百姓安乐,四海升平,国库殷实,军队战力大幅提高,对外征战无往不胜,所占之地被我大唐牢牢的掌握…”
“父皇,李翼对我大唐之功,实无人可出其左右!”李承乾点头应道。
“他们祖孙俩,先后带兵平了东突厥、吐谷浑、吐蕃、高昌、西突厥,西域各国尽归,薛延陀、百济、高丽、新罗、倭国也被李翼领军所灭,此等军功,又有何人能比?”李世民满是骄傲的神色说道,这是他亲自提拔重用的战将取得的战功,是在他治下大唐对外战争所取得的辉煌战绩,他没有理由不骄傲。
李承乾眼中也有星星在冒,那是对自己父皇的崇拜,想着如今大唐所占之地是以往任何朝代都没有取得过的,大唐疆域之广,也是历朝历代所无法比的,他为自己有朝一日能主宰这个强大的帝国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也希望能将这份荣耀在自己手中延续下去,当下接口道:“父皇的文治武功,历朝历代都是没有人可以比的!卫国公与定国公祖孙俩,他们的功绩也当是在汉之卫、霍之上…”
“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祖孙俩从来不恃功以骄,而是知进退,对权位与荣华从不贪恋,但朕需要他们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这般秉性的良臣与战将,天下也没有几人,焉能不大用?”李世民脸上微微的有些激动,“得臣如此,也是为君者之幸!”
李承乾也不自觉地点点头,“儿臣也是非常欣赏李翼,也为他那坦荡的胸襟所折服…”
李承乾自年少时候就对李业诩有些崇拜,一段时间浮夸的行为曾被李世民责骂,所幸与李业诩接触了多次,被李业诩的言行所感化,最终还是修正了自己的行为,并以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多次代皇帝监国,并因在监国中不错的表现更得李世民的常识。李承乾打心底对李业诩有一份感激,只是李业诩待他一直保持一些距离,让李承乾有些懊恼,不过如今想来,那正是让所有人欣赏的处事风格,不为名和利左右。
“还有啊,朕一直对李翼给予信任,那也有你母后之故…没有李翼,你母后有可能早就…这份情,父皇可是一直记着…”
李承乾当然知道李世民话中的意思,“母后也是和儿臣这般说,她也感谢李翼为她治病,得以多陪父皇几年…”
“乾儿,你要明白,如此良臣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世民脸色变得严肃了,“李翼是朕选定辅佐你的大臣,以后有大事不决,皆可问他!”
“是,父皇!儿臣明白,儿臣一定牢记父皇的叮嘱,!”李承乾恭敬地答道,“父皇的胸怀如大海般广阔,对有才者都会给予重用,不计较他们的出身,这样才让天下人尽服,忠心耿耿地为父皇做事,父皇的这些年所做的一切,儿臣甚是敬佩!”
“好了,朕乏了,你也去吧!”李世民再次闭上了眼睛。
“父皇,那儿臣告退!”
…
“李尚书!我们发现这段时间他们间的来往更加的平凡了,据属下所探情况,他们似正在密议什么关于太子位的事!”坐镇指挥监视行动的李业诩,在被李世民委以密令数天后,再次接到属下这样的探报。
综合这几天所探的情报,及取得的一些证据,还有监控的一些人物,已经基本证实了自己想法的李业诩,心内有一些压抑不住的兴奋,他感觉到,大唐的历史,有可能在他身手再一次得到重大的改变。
几位在大唐初的历史上留下颇重足迹的大臣,很有可能就此淡出历史了。
再听到属下这样的探报,李业诩心内这份感觉更加的强烈,当下命令道:“准备抓捕晋王府中派出联络的人,及其他监控的人,本官要详细的口供…”
依李业诩的感觉,这件重大的事太子李承乾虽然知晓,但李世民并未让其参预,而是亲自掌控,李业诩也是明白李世民这般做的理由。
有前些日子,李业诩已经将这段时间所探的情报都报告给了身体越来越差的李世民,李世民也给予李业诩便宜行事的权利,若有突发*况,可以抓捕任何人,包括晋王李治。
综合现在掌握的情况,李业诩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也命令属下准备抓人。
李业诩也让吴朋等一部分得力干将,亲自布置秘密的抓捕行动。
这些人的行动还是比较隐蔽的,但他们再隐蔽的行动,如何能逃得过专业情报人员的眼睛?这些各府中派出联络的人,身手也是无法与经过严格训练的情报人员相比的。
抓捕行动进展的异常顺利,在半夜时分,李业诩想要的人已经被捆绑着带到面前。
李业诩带人亲自审问了那名晋王府中的派出的联络人员,一番审问后,李业诩得到了他想要的口供。
只不过这口供李业诩看了也有些吃惊,事情的严重程度还是出乎他的意外的。
他也明白,这真是的历史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原本历史上那个最终坐上皇位的李小九,却在这个时候忍受不了权力的诱惑,走了不归路了!!
李业诩也不敢耽搁,在整理了材料后,准备在第二天一早,即进宫示求见李世民,将情况向皇帝汇报,请求下一步的行动。
李业诩想着,长安城内马上将会上演一场血雨腥风,他只希望,能将这场动乱的影响降到最低,少杀一些人。
李世民是在武德殿的榻上接见李业诩的,李业诩在向李世民详细地报告了情况后,李世民的神情已经是怒不可遏,还有眉宇间让人感觉到的发冷的杀气,拿着李业诩所呈材料的手都在微微的颤抖。
依李业诩所提供的情况,可以说现存证人、证物都有了,还有一大把可以抓获的证人,长孙无忌等想在李世民驾崩后拥立李治上位的企图非常的明显了。
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