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系列-选择突破口(师东兵)第48部分
>天真的笑话,遇到复杂的环境就头晕脑涨,也就因为这样,他上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当。——当然,还有许多别的因素促成的……”
刘少奇看不下去了,不耐烦地说:“这就是张春桥的错误文章?这里面有什么错误?你们对历史了解吗?我对韩复渠可是比较了解的,他就是像张春桥所讲的那个样子嘛!你呀,头脑太简单,拿上这样的东西能够把张春桥整下去吗?不能!”
就在刘少奇要把他的材料收起来时,田家英急忙说:“就算这篇文章不算大问题,还有哪!张春桥被鲁迅臭骂过,被鲁迅反对过的人总不能说是好人吧。”
“那也不一定!”刘少奇说,“那还要看一看鲁迅是怎么骂的,是否骂的有道理,也要看被骂的人现在的表现情况如何,总之要具体地全面地分析,而不能说风就是雨。”
田家英说:“一九三六年三月五日,张春桥化名狄克在上海《大晚报》副刊《火炬》上的《星期文坛》抛出了题为《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的反动文章,矛头指向了鲁迅先生。张春桥在这篇反动文章里大肆鼓吹‘建立了国防文学的路线’,并且提出‘我们要建立国防文学,首先要建立更为强健的批评!’这就是要发动对鲁迅的围攻,来执行所谓‘国防文学’的路线。一个月后,鲁迅写了《三月的租界》一文,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张春桥,讽刺根本没有去过东北而‘留在租界上’的张春桥,对东北抗日斗争的情况‘却知道的不够真实’。特别是一针见血地批判:‘如果在还有我们和他们的问题上,一味自责以显示其“正确”或公平,那其实是在向“他们”献媚或者替“他们”缴械。’这里鲁迅所讲的‘我们’是指当时的左翼进步作家,‘他们’就是指国民党反动派的御用文人。鲁迅文章中还提到‘我们中的他们’,指的就是革命营垒中的蛀虫……”
刘少奇翻看了一遍他送的材料,摇摇头:“我还是实在看不出这些材料里怎么会得出你那样的结论,看来我没有你那样的水平。不要讲了,你这样翻嘴学舌不大好,有什么意见你直接去和毛主席说去好了。”
田家英听出了刘少奇对自己的厌恶,这也是后来毛泽东和江青严厉批判他后,刘少奇紧接着说:“田家英的思想品质极其恶劣,挑拨离间发展到我们的头上来了。对他不仅仅是批判的问题,必须严肃党的纪律,给予必要的惩办”的原因。这些导致了田家英的自杀,这是后话。
刘少奇说完他的意见后,继续看毛泽东的谈话:“要改造文科大学,要学生下去搞工业、农业、商业。至于工科,理科情况不同,他们有实习工厂,有实习实验,在实习工厂做工,在实验室做实验,高中毕业后,就要先做点实际工作,单下农村还不行,还要下工厂、下商店、下连队。这样搞他几年,然后读两年书就行了。大学如果是五年的话,在下面搞三年。教员也要下去,一面工作,一面教。哲学、文学、历史,不可以在下面教吗?一定要在大楼里教吗?大发明家瓦特、爱迪生都是工人出身。第一个发明电的富兰克林,是个卖报的报童出身。从来的大学问家、大科学家很多都不是大学出来的。我们党中央里面的同志,也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的。”
刘少奇的目光盯在了有关戚本禹和姚文元这一段上,看了好久,才问:“他对这两个秀才可是评价很高呀!他没有具体地评价《海瑞罢官》吗?”
田家英的脸色一下子通红了,他沉思片刻才说:“评价了,就在毛主席说完姚文元的文章也很好,就是没有打中要害时,还有这样的一段话:‘《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我们也罢了彭德怀的官儿,彭德怀也是一个海瑞呀!他自称海瑞,也确实有人说他是海瑞。’这个话我和杨尚昆同志、彭真同志研究了以后,觉得这句话分量太重,也和这次关于哲学的谈话的基调不符合,所以删去了,我们没有写进去。”
刘少奇迟疑地问道;“你们这样做好吗?毛泽东同志提出意见来了吗?万一他要追查你们怎么回答呢?这个问题可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呀!”说完,他一个低下头继续看起来:“写书不能像现在这样写法。譬如讲分析、综合,过去的书都没有讲清楚。说‘分析中就是有综合的,分析综合是不可分割的’。这种说法恐怕是对的,但是有缺点。应当说分析和综合既是不可分的,又是可以分的,什么事都是可分的,什么事都是能够分的。我们不是讲一分为二吗?分析也是这样,但是有不同的情况,譬如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分析,我们过去是怎样分析国民党的?我们说他统治的土地大,人口多,有大城市,有帝国主义的支持,他们军队多,武器强,但是根本的是他们脱离农民、脱离士兵,他们内部有矛盾。我们是军队少,武器差(小米加步枪),土地少,没有大城市,没有外援,但是我们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国民党的军官,陆军大学毕业的都不能打仗。黄埔军校只有几个月,出来的人就能够打仗。我们的元帅、将军,都没有几个从大学毕业的。我本来没有读过军事书。只读过《左传》、《资治通鉴》,还有《三国演义》,这些书上都讲过打仗,但是打起仗来,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我们打仗,一本书都不带,只有分析敌我斗争的形势,分析具体情况。”看到这里,刘少奇抬起头来,他的思想还在刚才田家英所说的那件事上,说:“我不想介入到这件事情里,如果追查起来,你就说你没有给我讲过这件事。听见了没有?我全当不知道。我希望你们没有事情,有事情我也装作不知道的。你看毛泽东这段话说得多么好。”说着,他就照着记录稿上的话念了起来:
“综合就是吃掉敌人。我们怎样综合国民党的?还不是把敌人的东西拿过来改造。俘虏士兵,不杀掉,一部分放走,大部分补充我军。武器、粮食各种器材统统拿来。不要的用哲学的话就是扬弃。杜就是杜聿明这些人。吃饭也是要分析综合。譬如吃螃蟹,只吃肉,不吃壳,胃肠吸收营养,把糟粕排泄出去,你们都是洋哲学,我是土哲学。对国民党的综合,就是把它吃掉,大部分吸收,小部分扬弃。这是从马克思那里学来的,马克思把黑格尔哲学的外壳去掉,吸收他们有价值的内核,改造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对费尔巴哈,吸收他的唯物主义,批判他的形而上学。继承,还是要继承的。马克思对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政治学好的吸收,坏的抛掉。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分析商品的两重性开始,我们商品也有二重性。一百年以后的商品还是二重性,就是不是商品,也还是二重性。我们的同志也是有两重性,就是正确和错误。你们没有二重性?我这个人就是有二重性。”
田家英说:“主席在这里是第一次讲自己也有两重性,也就是也有缺点和错误。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了不起的进步了……”
刘少奇摇摇头:“我不爱听这些话,希望你以后在我面前少讲这些内容的东西。”他翻着毛泽东谈话的记录,忽然指着一段话给他念道:
“青年人容易犯形而上学,讲不得缺点,有了一些阅历就好些了。这几年青年有进步,就是一些教授没有办法。吴晗当市长,不如下去当个县长好,杨献珍、张闻天也是下去好。这样才是真正帮助他们。最近写关于充足理由律的文章。什么充足理由律?我看没有什么充足理由律,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由。哪一个阶级没有充足的理由?罗素有没有充足的理由?罗素送给我一个小册子,可以翻译出来看看。罗素现在政治好了,反修反帝,支持越南,这个唯心主义者,有点唯物了,这是说话的行动。一个人要做多方面的工作,要同各方面的人接触,左派不能光同左派接触,还要同右派接触,不要怕这怕那。我这个人,是各种人都见过,大官小官都见过。”
刘少奇说:“毛泽东同志这话说得好,你要好好地理解。这次,他讲了吴晗下去好,我也是这样的主张,让他下去!”这个材料里写着毛泽东谈话的最后一段话:“写哲学能不能改变方式?要写通俗的文章,要用劳动人民的语言来写。我们这些人都是‘学生腔’。(伯达同志插话:‘主席除外。’)我做过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国民党运动,做过几十年的军事工作,所以稍好一些。哲学研究工作,要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历史的过程。先搞近百年历史。历史的过程中不是矛盾的统一吗?近代历史就是不断地一分为二,不断地斗。斗争中一些人妥协了,但是人民不满意,还是要斗。辛亥革命以前,有孙中山和康有为的斗争,辛亥革命打倒了皇帝,又有孙中山和袁世凯的斗争,后来国民党内部有不断地发生分化和斗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但要写序言,还要作注释。写序言,政治比较好办,哲学的麻烦,不大好搞。辩证法过去说过三大规律,斯大林说四大规律,我的意见是:只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矛盾的规律。质和量,肯定和否定,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必然和自由,可能和现实等等,都是对立的统一。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关系,好比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关系,这样说法可以研究。形式逻辑是思维形式的,讲前后不相矛盾的。它是一门专门科学。任何著作都要用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对大前提是不管的,要管也管不了。国民党骂我们是‘土匪’;‘共产党是匪徒’;‘张三是共产党,所以张三是匪徒’。我们说‘国民党是匪徒’,‘蒋介石是国民党,所以蒋介石是匪徒’。这两种都合乎形式逻辑的,用形式逻辑是得不出多少新知识的。当然可以推论,但是结论实际上包括在大前提里面。现在有些人把形式逻辑和辩证法混淆在一起这是不对的。”
刘少奇看完这个记录后,对田家英说:“毛泽东同志的谈话里有一些新东西,你们在传达中可以听听各方面的反映。但是不要说我对你谈的这些话,再说一句话:我不想再卷进去了。对毛主席的任何意见,我们能执行的就执行,暂时不能执行的也要讲贯彻,绝对不能硬顶。你可要注意罗瑞卿同志的教训哪。另外,陈伯达处处都是唱赞歌,我看这个人的动机也未必好,他也唱唱我的赞歌嘛。这种人要格外地注意。”
田家英明白了刘少奇这番话的意思了。他想起叶剑英最近在和他谈话的时候,还这样讲:“罗瑞卿的问题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确实是他咎由自取。早在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林总就对部队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判了他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林总说得非常明确:‘全军的大比武冲击了政治,有的部队只抓军事技术,不抓政治思想,甚至弄虚作假,搞锦标主义和形式主义。这样下去,必然会把政治工作冲垮。我们要把这股风坚决地煞住!部队必须很快地来一个转变,不转变部队就会被搞得不像样子,就会吃大亏。’林总着重指示:‘军事训练、生产可以占用一定的时间,但是不应该冲击政治,相反政治可以冲击其他。一定要突出政治,使政治思想工作真正成为我们全盘工作的基础。’这些指示,本来都是完全正确的。可是罗瑞卿硬要小家子气,赌气说林总这些指示是和他故意闹别扭,千方百计地要抵制林总的指示,拒不传达林总的指示,甚至公开反对。一九六五年一月十五日,他跑到高等军事院校讲话,说:‘有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军事,什么是政治的起码含义。其实军事就是政治,军事训练搞不好,浪费事小,打起仗来,就要亡党亡国。一九六四年的大比武本来是建国以来最好一年的军事训练,成绩是主要的,气可鼓而不可泄。可是有人总是要吹冷风,泼凉水。我看这些人就是不怀好意。’他讲这些话都是赌气,其实一点作用也不起,反而暴露了自己,让林总抓住了他的把柄,狠狠地整了他一顿。罗瑞卿跑到毛主席那里来告状,毛主席还能听他的?马上指示:‘要恢复林彪同志突出政治的原则,谁要反对林彪同志就只好先请他挪个窝了。’罗瑞卿到这个时候还不改悔,硬要鸡蛋碰石头,最后还不是他栽了跟头?”
田家英向叶剑英询问上海会议批判罗瑞卿的概况,问道:“叶群和吴法宪等人揭发罗瑞卿指使刘亚楼向叶群同志提出四条意见,希望林彪同志接受的事情究竟是真是假?”叶剑英对田家英说:“现在罗瑞卿死也不承认,但是我认为是可能的。那四条的主要内容是要林彪同志不要多管部队的事情,一切交给罗瑞卿去管,并说:‘罗总长说只要你办好了这件事,罗总长是绝对不会亏待你的。’嫌林彪管事太多的这些话,罗瑞卿在一些场合里也讲过。据说,叶群当场就把刘亚楼给顶回去了,刘亚楼又找到林总,提出了这四条意见,林总也批评了刘亚楼。这事情看来比较复杂了。毛主席的态度是,不管有还是无,罗瑞卿不尊重林总的态度总是错误的,就是要好好地批评批评。”
田家英对叶剑英说:“现在主席搞运动的矛头越来越表现出是对准共产党内的领导干部了,这样的革命会产生什么后果,请剑英同志好好地考虑考虑。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九日主席的批示中出现了‘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这些人是已经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些人是斗争对象,革命对象,社教运动不能依靠他们。’这样一来,就把官僚主义者作为一个阶级来对待,是否科学?这在马克思、列宁的经典著作里是从来没有过的。如果真正这样地宣传起来,是否会在全国造成混乱?也造成理论上的歧义?我个人认为主席这样讲,反而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对巩固我们党的威信没有什么益处。”
叶剑英说:“这话你可不要随便讲,你是主席身旁的人,讲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依我看,主席的这个研究是下了功夫,作了一定的调查研究的。一九六五年一月十四日中央发的二十三条,就是在总结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论断.里面也明确她规定了这么一条:‘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有在幕前的,有在幕后的。支持这些当权派的,在上面的,有社、区、县、地、甚至有在省和中央部门工作的一些反对搞社会主义的人。’主席既然这样讲,肯定是有所指的。你以后不要再胡说了。”当然,田家英没有想到,叶剑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把他的谈话全部报告了毛泽东。
毛泽东笑了笑,对叶剑英说:“田家英是个张松式的人物,我早就有所觉察。让他继续暴露吧,看他能走到什么地步!”
第二十五章 见机行事
'毛泽东日夜翻阅各省的报纸,密切关注全国的动态。当他认为自己面临封锁的环境和条件下,只有依靠自己的老婆才觉得唯一可行……'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江青通过《文汇报》驻北京办事处,秘密通知《红旗》杂志的编委、哲学家关锋速来上海。他们要见他。上海毛泽东的秘密驻地,此刻只有毛泽东和江青两个人。毛泽东已告随行人员:任何人不得在此时干扰他和江青的谈话。眼下,他神情激动地坐在单人沙发上
刘少奇看不下去了,不耐烦地说:“这就是张春桥的错误文章?这里面有什么错误?你们对历史了解吗?我对韩复渠可是比较了解的,他就是像张春桥所讲的那个样子嘛!你呀,头脑太简单,拿上这样的东西能够把张春桥整下去吗?不能!”
就在刘少奇要把他的材料收起来时,田家英急忙说:“就算这篇文章不算大问题,还有哪!张春桥被鲁迅臭骂过,被鲁迅反对过的人总不能说是好人吧。”
“那也不一定!”刘少奇说,“那还要看一看鲁迅是怎么骂的,是否骂的有道理,也要看被骂的人现在的表现情况如何,总之要具体地全面地分析,而不能说风就是雨。”
田家英说:“一九三六年三月五日,张春桥化名狄克在上海《大晚报》副刊《火炬》上的《星期文坛》抛出了题为《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的反动文章,矛头指向了鲁迅先生。张春桥在这篇反动文章里大肆鼓吹‘建立了国防文学的路线’,并且提出‘我们要建立国防文学,首先要建立更为强健的批评!’这就是要发动对鲁迅的围攻,来执行所谓‘国防文学’的路线。一个月后,鲁迅写了《三月的租界》一文,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张春桥,讽刺根本没有去过东北而‘留在租界上’的张春桥,对东北抗日斗争的情况‘却知道的不够真实’。特别是一针见血地批判:‘如果在还有我们和他们的问题上,一味自责以显示其“正确”或公平,那其实是在向“他们”献媚或者替“他们”缴械。’这里鲁迅所讲的‘我们’是指当时的左翼进步作家,‘他们’就是指国民党反动派的御用文人。鲁迅文章中还提到‘我们中的他们’,指的就是革命营垒中的蛀虫……”
刘少奇翻看了一遍他送的材料,摇摇头:“我还是实在看不出这些材料里怎么会得出你那样的结论,看来我没有你那样的水平。不要讲了,你这样翻嘴学舌不大好,有什么意见你直接去和毛主席说去好了。”
田家英听出了刘少奇对自己的厌恶,这也是后来毛泽东和江青严厉批判他后,刘少奇紧接着说:“田家英的思想品质极其恶劣,挑拨离间发展到我们的头上来了。对他不仅仅是批判的问题,必须严肃党的纪律,给予必要的惩办”的原因。这些导致了田家英的自杀,这是后话。
刘少奇说完他的意见后,继续看毛泽东的谈话:“要改造文科大学,要学生下去搞工业、农业、商业。至于工科,理科情况不同,他们有实习工厂,有实习实验,在实习工厂做工,在实验室做实验,高中毕业后,就要先做点实际工作,单下农村还不行,还要下工厂、下商店、下连队。这样搞他几年,然后读两年书就行了。大学如果是五年的话,在下面搞三年。教员也要下去,一面工作,一面教。哲学、文学、历史,不可以在下面教吗?一定要在大楼里教吗?大发明家瓦特、爱迪生都是工人出身。第一个发明电的富兰克林,是个卖报的报童出身。从来的大学问家、大科学家很多都不是大学出来的。我们党中央里面的同志,也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的。”
刘少奇的目光盯在了有关戚本禹和姚文元这一段上,看了好久,才问:“他对这两个秀才可是评价很高呀!他没有具体地评价《海瑞罢官》吗?”
田家英的脸色一下子通红了,他沉思片刻才说:“评价了,就在毛主席说完姚文元的文章也很好,就是没有打中要害时,还有这样的一段话:‘《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我们也罢了彭德怀的官儿,彭德怀也是一个海瑞呀!他自称海瑞,也确实有人说他是海瑞。’这个话我和杨尚昆同志、彭真同志研究了以后,觉得这句话分量太重,也和这次关于哲学的谈话的基调不符合,所以删去了,我们没有写进去。”
刘少奇迟疑地问道;“你们这样做好吗?毛泽东同志提出意见来了吗?万一他要追查你们怎么回答呢?这个问题可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呀!”说完,他一个低下头继续看起来:“写书不能像现在这样写法。譬如讲分析、综合,过去的书都没有讲清楚。说‘分析中就是有综合的,分析综合是不可分割的’。这种说法恐怕是对的,但是有缺点。应当说分析和综合既是不可分的,又是可以分的,什么事都是可分的,什么事都是能够分的。我们不是讲一分为二吗?分析也是这样,但是有不同的情况,譬如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分析,我们过去是怎样分析国民党的?我们说他统治的土地大,人口多,有大城市,有帝国主义的支持,他们军队多,武器强,但是根本的是他们脱离农民、脱离士兵,他们内部有矛盾。我们是军队少,武器差(小米加步枪),土地少,没有大城市,没有外援,但是我们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国民党的军官,陆军大学毕业的都不能打仗。黄埔军校只有几个月,出来的人就能够打仗。我们的元帅、将军,都没有几个从大学毕业的。我本来没有读过军事书。只读过《左传》、《资治通鉴》,还有《三国演义》,这些书上都讲过打仗,但是打起仗来,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我们打仗,一本书都不带,只有分析敌我斗争的形势,分析具体情况。”看到这里,刘少奇抬起头来,他的思想还在刚才田家英所说的那件事上,说:“我不想介入到这件事情里,如果追查起来,你就说你没有给我讲过这件事。听见了没有?我全当不知道。我希望你们没有事情,有事情我也装作不知道的。你看毛泽东这段话说得多么好。”说着,他就照着记录稿上的话念了起来:
“综合就是吃掉敌人。我们怎样综合国民党的?还不是把敌人的东西拿过来改造。俘虏士兵,不杀掉,一部分放走,大部分补充我军。武器、粮食各种器材统统拿来。不要的用哲学的话就是扬弃。杜就是杜聿明这些人。吃饭也是要分析综合。譬如吃螃蟹,只吃肉,不吃壳,胃肠吸收营养,把糟粕排泄出去,你们都是洋哲学,我是土哲学。对国民党的综合,就是把它吃掉,大部分吸收,小部分扬弃。这是从马克思那里学来的,马克思把黑格尔哲学的外壳去掉,吸收他们有价值的内核,改造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对费尔巴哈,吸收他的唯物主义,批判他的形而上学。继承,还是要继承的。马克思对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政治学好的吸收,坏的抛掉。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分析商品的两重性开始,我们商品也有二重性。一百年以后的商品还是二重性,就是不是商品,也还是二重性。我们的同志也是有两重性,就是正确和错误。你们没有二重性?我这个人就是有二重性。”
田家英说:“主席在这里是第一次讲自己也有两重性,也就是也有缺点和错误。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了不起的进步了……”
刘少奇摇摇头:“我不爱听这些话,希望你以后在我面前少讲这些内容的东西。”他翻着毛泽东谈话的记录,忽然指着一段话给他念道:
“青年人容易犯形而上学,讲不得缺点,有了一些阅历就好些了。这几年青年有进步,就是一些教授没有办法。吴晗当市长,不如下去当个县长好,杨献珍、张闻天也是下去好。这样才是真正帮助他们。最近写关于充足理由律的文章。什么充足理由律?我看没有什么充足理由律,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由。哪一个阶级没有充足的理由?罗素有没有充足的理由?罗素送给我一个小册子,可以翻译出来看看。罗素现在政治好了,反修反帝,支持越南,这个唯心主义者,有点唯物了,这是说话的行动。一个人要做多方面的工作,要同各方面的人接触,左派不能光同左派接触,还要同右派接触,不要怕这怕那。我这个人,是各种人都见过,大官小官都见过。”
刘少奇说:“毛泽东同志这话说得好,你要好好地理解。这次,他讲了吴晗下去好,我也是这样的主张,让他下去!”这个材料里写着毛泽东谈话的最后一段话:“写哲学能不能改变方式?要写通俗的文章,要用劳动人民的语言来写。我们这些人都是‘学生腔’。(伯达同志插话:‘主席除外。’)我做过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国民党运动,做过几十年的军事工作,所以稍好一些。哲学研究工作,要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历史的过程。先搞近百年历史。历史的过程中不是矛盾的统一吗?近代历史就是不断地一分为二,不断地斗。斗争中一些人妥协了,但是人民不满意,还是要斗。辛亥革命以前,有孙中山和康有为的斗争,辛亥革命打倒了皇帝,又有孙中山和袁世凯的斗争,后来国民党内部有不断地发生分化和斗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但要写序言,还要作注释。写序言,政治比较好办,哲学的麻烦,不大好搞。辩证法过去说过三大规律,斯大林说四大规律,我的意见是:只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矛盾的规律。质和量,肯定和否定,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必然和自由,可能和现实等等,都是对立的统一。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关系,好比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关系,这样说法可以研究。形式逻辑是思维形式的,讲前后不相矛盾的。它是一门专门科学。任何著作都要用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对大前提是不管的,要管也管不了。国民党骂我们是‘土匪’;‘共产党是匪徒’;‘张三是共产党,所以张三是匪徒’。我们说‘国民党是匪徒’,‘蒋介石是国民党,所以蒋介石是匪徒’。这两种都合乎形式逻辑的,用形式逻辑是得不出多少新知识的。当然可以推论,但是结论实际上包括在大前提里面。现在有些人把形式逻辑和辩证法混淆在一起这是不对的。”
刘少奇看完这个记录后,对田家英说:“毛泽东同志的谈话里有一些新东西,你们在传达中可以听听各方面的反映。但是不要说我对你谈的这些话,再说一句话:我不想再卷进去了。对毛主席的任何意见,我们能执行的就执行,暂时不能执行的也要讲贯彻,绝对不能硬顶。你可要注意罗瑞卿同志的教训哪。另外,陈伯达处处都是唱赞歌,我看这个人的动机也未必好,他也唱唱我的赞歌嘛。这种人要格外地注意。”
田家英明白了刘少奇这番话的意思了。他想起叶剑英最近在和他谈话的时候,还这样讲:“罗瑞卿的问题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确实是他咎由自取。早在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林总就对部队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判了他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林总说得非常明确:‘全军的大比武冲击了政治,有的部队只抓军事技术,不抓政治思想,甚至弄虚作假,搞锦标主义和形式主义。这样下去,必然会把政治工作冲垮。我们要把这股风坚决地煞住!部队必须很快地来一个转变,不转变部队就会被搞得不像样子,就会吃大亏。’林总着重指示:‘军事训练、生产可以占用一定的时间,但是不应该冲击政治,相反政治可以冲击其他。一定要突出政治,使政治思想工作真正成为我们全盘工作的基础。’这些指示,本来都是完全正确的。可是罗瑞卿硬要小家子气,赌气说林总这些指示是和他故意闹别扭,千方百计地要抵制林总的指示,拒不传达林总的指示,甚至公开反对。一九六五年一月十五日,他跑到高等军事院校讲话,说:‘有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军事,什么是政治的起码含义。其实军事就是政治,军事训练搞不好,浪费事小,打起仗来,就要亡党亡国。一九六四年的大比武本来是建国以来最好一年的军事训练,成绩是主要的,气可鼓而不可泄。可是有人总是要吹冷风,泼凉水。我看这些人就是不怀好意。’他讲这些话都是赌气,其实一点作用也不起,反而暴露了自己,让林总抓住了他的把柄,狠狠地整了他一顿。罗瑞卿跑到毛主席那里来告状,毛主席还能听他的?马上指示:‘要恢复林彪同志突出政治的原则,谁要反对林彪同志就只好先请他挪个窝了。’罗瑞卿到这个时候还不改悔,硬要鸡蛋碰石头,最后还不是他栽了跟头?”
田家英向叶剑英询问上海会议批判罗瑞卿的概况,问道:“叶群和吴法宪等人揭发罗瑞卿指使刘亚楼向叶群同志提出四条意见,希望林彪同志接受的事情究竟是真是假?”叶剑英对田家英说:“现在罗瑞卿死也不承认,但是我认为是可能的。那四条的主要内容是要林彪同志不要多管部队的事情,一切交给罗瑞卿去管,并说:‘罗总长说只要你办好了这件事,罗总长是绝对不会亏待你的。’嫌林彪管事太多的这些话,罗瑞卿在一些场合里也讲过。据说,叶群当场就把刘亚楼给顶回去了,刘亚楼又找到林总,提出了这四条意见,林总也批评了刘亚楼。这事情看来比较复杂了。毛主席的态度是,不管有还是无,罗瑞卿不尊重林总的态度总是错误的,就是要好好地批评批评。”
田家英对叶剑英说:“现在主席搞运动的矛头越来越表现出是对准共产党内的领导干部了,这样的革命会产生什么后果,请剑英同志好好地考虑考虑。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九日主席的批示中出现了‘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这些人是已经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些人是斗争对象,革命对象,社教运动不能依靠他们。’这样一来,就把官僚主义者作为一个阶级来对待,是否科学?这在马克思、列宁的经典著作里是从来没有过的。如果真正这样地宣传起来,是否会在全国造成混乱?也造成理论上的歧义?我个人认为主席这样讲,反而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对巩固我们党的威信没有什么益处。”
叶剑英说:“这话你可不要随便讲,你是主席身旁的人,讲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依我看,主席的这个研究是下了功夫,作了一定的调查研究的。一九六五年一月十四日中央发的二十三条,就是在总结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论断.里面也明确她规定了这么一条:‘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有在幕前的,有在幕后的。支持这些当权派的,在上面的,有社、区、县、地、甚至有在省和中央部门工作的一些反对搞社会主义的人。’主席既然这样讲,肯定是有所指的。你以后不要再胡说了。”当然,田家英没有想到,叶剑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把他的谈话全部报告了毛泽东。
毛泽东笑了笑,对叶剑英说:“田家英是个张松式的人物,我早就有所觉察。让他继续暴露吧,看他能走到什么地步!”
第二十五章 见机行事
'毛泽东日夜翻阅各省的报纸,密切关注全国的动态。当他认为自己面临封锁的环境和条件下,只有依靠自己的老婆才觉得唯一可行……'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江青通过《文汇报》驻北京办事处,秘密通知《红旗》杂志的编委、哲学家关锋速来上海。他们要见他。上海毛泽东的秘密驻地,此刻只有毛泽东和江青两个人。毛泽东已告随行人员:任何人不得在此时干扰他和江青的谈话。眼下,他神情激动地坐在单人沙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