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黄金发展的岁月
第701章,黄金发展的岁月
接下来在县里严助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客车的生产线,农机生产线,三轮汽车生产线,机械厂。
每个工厂都极其庞大,流水线下来的汽车更是让他们目不暇接,他们第一次发现汽车的种类居然有如此之多,内燃机的适用性如此之大。对蒸汽机的替代性太强了,蒸汽机能做的事情,内燃机全能做,而且内燃机的体积更小,效率更高。
想到大汉国境内庞大的蒸汽机市场,这样能全部取代,就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大市场。想到这里刘友等人内心激动,看到了无数金钱向他们涌来。当然这条金钱洪流有3/4流向了其他地区,让他们感到不满。
陈郡就是因为内燃机的适应性太高了,光靠陈郡的财力难以支撑得起这么多工厂的建设,和扩大化的生产。
而刘友这些人参观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和阳下的汽车工业区相比,其他地区的汽车工厂就是个草台班子,连会稽郡也是一样。
会稽郡看上去比陈郡富裕,但他的富裕靠的是贸易体系,靠的是全球的富商来大汉投资,他的支柱是贸易,是经融,最优秀的人才也喜欢进入金融行业。
但陈郡却不一样,这是一座工匠组成的城市,优秀的人才也更喜欢投身于制造业,这就是两地最明显的不同。
而后刘友的人,分别投资了自己看好的工厂,这些富商加起来在阳夏汽车工业区投入了三十亿钱,普遍获得了一到两成的股份。
这点也是让他们很无奈的事情,这要是在会计进他们这么大的投入,不要说一两成了,最起码也要占一半以上。
但在陈郡,他们作为股东最多只能占到两成五的股份,享受两成五的分红权,即便他们很看好这些工厂,想要加大投入,但没有用陈郡的工厂根本不接受。
离开陈郡的时候王伦有点气急败坏道:“陈郡傲气什么,乃公回去就派工匠来这里学习,学好了就在会稽郡建造汽车厂,让你们看看三班倒的威力,把你们的市场通通抢光。”
因为利益的关系,王伦还是违心的投了5亿在汽车制造区,但墨家的高傲的态度让王伦有点受不了了。常言道,出钱的是爷,他们出了钱,大爷的地位没享受不说,还限制他们赚更多的钱,完全是跪着要饭。
刘友安慰道:“往好的方面想嘛,墨家还不是要我们出钱,我们是东家,要给我们打工。对于有本事的门客,即便是四大公子,他们也要忍受这些门客的脾气啊。”
他四哥刘恒就是墨子学院毕业的,现在还是少府令,手下就是都是墨家出身,凭这这层关系他也不好说什么墨家的坏话。
蒯旭却是眼前一亮,蒯家已经是江南第一富商,但其旗下产品基本上都是粮食加工业为主的轻工业。
大汉这些年城市大量的吸纳农村人口,去年朝廷的统计当中,城市人口更是第一次超过了农村人口,而这些富裕的人群需要大量的粮食,水果,蔬菜,茶叶等各种农副产品,所以江南这些年靠着农副产品和轻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庞大的财富。
但这几年他江南钱庄的发展却陷入了止步不前的窘境。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竞争对手多了。
从朝廷组建全球联盟开始,大汉各诸侯国,各个文明国家,都来到长安请求天子的支持。朝廷对外投资成倍的增长,去年投资超过了500亿,今年预计会超过800亿。
这些钱财的投入导致了各大诸侯国和国家,生产力提升,农副产品的产能增加,而这些国家和诸侯国为了发展工业,只能出口农副产品到大汉,换取大汉的工业制品,这导致了大汉这几年农副产品的价格再次下跌。
蒯旭明白江南钱庄也到了要转型的时候,不然的话就会被时代丢弃。汽车业就是他看好的产业,他在会稽郡也投资了十几家汽车,但这次来到陈郡之后,他是大开眼界,这才是真正的工业化的生产模式,远远不是那种落后的小作坊可以比的。
但投资陈郡最多只能赚点钱。自己想象当中的产业转型差距太大了,但刚刚王伦的话却一下子打开了他的思路,但是在陈郡这里赚不到利润。但可以让他们培养自己的人才。
我身为股东塞几个工匠进去让你们帮忙培训,不过分吧,等这些人培训好之后,在把自己投资的那些汽车作坊整合起来,去江南开汽车厂。
江南的工业基础太差了,十几年前墨家支持留下来一点以蒸汽机为主的工业,但税收主要还是以农副产品为主,要是有一个能产值10亿的汽车工厂在,那些太守必定会支持自己的行动。
王伦,刘友,蒯旭等大汉豪商心思复杂的离开了陈郡。但他们在参观了阳县汽车工业区之后留下三十亿投资离开,轰动了整个大汉。
在大汉谁不知道陈郡就是墨者的城市,这座城市最排挤的就是豪商,而大汉的豪商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陈郡,四马分肥的制度是他们最讨厌的政策。
但即便只能占两成五的股份,大汉的这些豪商还是留下了30亿钱。这些大汉的豪商可能为富不仁,也可能品格低劣,但大家对他们眼光还是相信的,连他们都大手笔的投资,可见陈郡汽车的强大。
一时间,大汉有汽车产业的各郡纷纷派遣汉吏,大匠参观阳夏汽车工业区,甚至没有汽车厂的汉吏也来学习。
而后他们就看到了如同城市一半的工业区,用最高标准修建的马路联通的整个工厂区,汽车厂当中的流水线效率更是让他们震惊无比,这生产效率难怪大汉的豪商要投资这些汽车厂了。
而后就是学习山寨了,大部分人抱着的都是陈郡能行,他们也可以,不求汽车厂和陈郡一样大的规模,只要有一半就足够他们富裕了。
但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极其残酷,汽车看上去只是蒸汽机车的升级,但在技术精度难度上提升了十倍都不止,内燃机的精度就比蒸汽机高,同时零部件需要高硬度的合金钢,而加工这些用合金钢组建的零件,又需要高精度的车床和强大的水压机,陈郡为了得到高硬度的材料,实验了几百种合金的配方,研发新式的高精度的机床。陈郡为了压出合格的车壳,集中最优秀的大匠研究出5000吨水压机,也就是有这样强大的水压机,才能轻松压铸钢板的车壳。
这还只是技术上的难题,制造汽车需要的最完善的产业链,和保障汽车生产的配套工厂,这些都是其他郡县难以学习的。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几乎整个大汉都在学习陈郡,但真出成绩的却不多。
大汉历57年,整个大汉生产了10万辆汽车,汽车的产值第一次突破百亿,成为大汉发展最快的产业,这其中陈郡生产了其中一半,余下的一半当中七成又是长安城,会稽郡,洛阳城,临淄郡生产的,剩下的15000辆汽车才是大汉上百郡县生产的,这些手工作坊或是手工敲打,货是进口陈郡的零部件,一年的产能就是几十上百辆。
这些汽车厂也知道流水线生产效率高,但他们没有这个资本啊,一台流水线需要上百台高精度的机床,价格超过了上亿,如此高门槛就直接现实了大部分的作坊式的汽车厂。而大汉那些小郡县,支柱产业普遍都是农副产品,有一两个工厂都算是本地的支柱产业了,这些郡县的财政只能勉强维持平衡,想要搞基建,建设大型的工厂都要靠朝廷的转移支付。
拿出上亿钱来支持本地的汽车产业,不是说做不到,而是代价他们承受不住,朝廷一直是明确权责对的,地方上敢乱来,大兴土木,那么这些债务就由地方自己来承担,吃土十年的经历在大汉是屡屡发生,这就养成了汉吏比较保守的行为习惯,即便是县令,郡守想要豁出去,地方汉吏贤者也会阻止他们的行为。
而汽车产业前途虽然光明,但残酷也是看得到的,在残酷的竞争当中,当年大汉的汽车厂就倒了一大半,赌博都没有这么凶险,这是那些有资本的大郡才玩得起的游戏。
大汉历58年,整个大汉生产的各种汽车增加到18万辆,各种配套的工厂超过了上千家,整个汽车产业突破两百亿,一个汽车产业带动了钢铁,机械,橡胶,石油等产业的发展。
这其中以橡胶和石油产业为支柱的诸侯国可谓是喜出望外,在大汉大规模对全球投资之后,全球各种粮食等农产品,橡胶,茶叶等经济作物的价格都开始普遍下跌了,原因也很简单,产能提升,但市场却可以同步扩张,同时买家只有大汉这一家,有这些产业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市场只能降低价格了。
但因为汽车产业快速增长,橡胶的价格趋于稳定,甚至还出现了小幅提升了,而对于石油产业来说,汽车的出现可谓救命稻草了,电灯让大汉的煤油市场萎缩,尤其是大汉大范围的推广电力,几年时间大汉的煤油市场萎缩了一半。
但汽车一出现,原本只能作为军事物资的汽油成为了民用品了。大汉一辆汽车年消耗汽油在200升左右,相当于200支煤油灯一年的消耗量,大汉的20万辆汽车就完全弥补了煤油市场的减少,更加让全球产油国欣喜的是,汽车规模的扩张肉眼可见,按照大汉有2000万辆马车全部都被汽车替代,这个市场还可以扩展上百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会有天量的财富涌向他们的国家。
汽车产业的光明未来已经看的到了,大汉很多人却倒在这光明的前夜,整个大汉经过了一年多的竞争,他们和陈郡的差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拉大了。
58年陈郡生产了10万辆汽车,占据天下的六成,在陈郡的挤压下,大汉小郡县的汽车厂几乎倒光了,现在整个大汉也就是长安城,会稽郡,洛阳城,临淄郡几地,在当地郡守府的支持下,还在不断扩张汽车产业的规模,整个大汉还在生产汽车的工厂,只剩下16家,不过这些都不是草台班子的作坊,而是最少都有一条汽车生产线工厂。
而汽车产业只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一个缩影,大量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像最基础的电力工业发展速度并不逊色于汽车产业,大汉到处都在建设煤炭发电厂,水力发电站以满足大汉工业对电力的需求,电灯、留声机,收音机,照相机,电影摄像机开始出现,并且改变这大汉的生活。
东海郡在邓通的指导下,把所有资源投入到无线电工业当中,他在东海郡组建了第一个无线电广播站,组建矿石收音机工厂,邓通还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扶助大汉各郡县组建自己的无线电广播站,当时大汉的郡守们对这样的好事,欣然接受,结果却是东海郡的矿石收音机买遍了整个大汉,年产十万台依旧供不应求。
留声机成为了大汉人时尚的家电,大汉的中产阶级喜欢购买一台留声机在家,自己一个人听一首歌曲,活着听一场评书。
并且在东海郡组建了第一家照相机工厂,照相馆这样的新生事物开始出现,大汉的百姓,开始流行去照相馆照一张全家福。
同时富裕的家庭青年也开始把照相当做自己的爱好,开启了单反穷三代,摄影毁一生,器材换不停,钱包瘦成针的人生。
第一家电影摄像机,放映机工厂,在东海郡改造了大汉第一家电影院,电影行业正式出现,并且这些电影院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快速从大汉各地冒出来。
能显示画面的电影迅速受到大汉年轻人的追捧,大家约见喜欢的女孩,从以前的戏院,该成在电影院见面了,随着这些电器设备的普及,娱乐产业开始从大汉兴起。
东海郡靠着这些新的无线电行业,东海郡的工业产值屡创新高,经济快速增长,从二线末尾,突飞猛进,已然出现超越洛阳城的趋势了,假以时日,经过时间的积累,东海郡未必不能成为大汉新一线大郡。
而会稽郡在汽车产业输给陈郡,但其他行业却也在快速增长。像船舶制造业,有新式的电力驱动的车床,水压机,船舶生产的效率快速提出,而电焊的出现则是异常革命性的飞跃了,它的效率是铆钉的十几倍,原本制造一艘万吨轮船,需要一年时间,但用上电焊技术之后,大汉只需要2个月时间,节省六倍的时间和降低了一半的成本。
正好此时大汉因为统合了全球产业链,航运量成本提升,改进电焊技术之后,大汉的造船厂没有扩大,但产能却提升了六倍,一时间船生金,享誉大汉,会稽郡靠着造船厂的飞速发展,经济进一步腾飞。
同时石油化学工业开始出现,大汉的工程师,从石油当中提取出塑料、人造纤维这两种新的物资,现在大汉已经开始准对这两种新物资进行应用研究。
而长安城死磕的电车也有了新的发现,虽然经过几年的研究,汽车电池的容量增加了3倍,但显然这点增加还不足与让电车市场化,反而是东海郡的各种家电出现,让电池有了意外的应用空间。
当然这点小市场对长安来说塞牙缝都算不上,长安的大匠并没有放弃电车的这条路线,他们在发现电池领域难以突破之后另辟蹊径,既然解决不了电池容量问题,那就干脆不要电池,只要有电线和电车一直连接电线,电力问题不就解决了。
而此时大汉电网已经经过几轮升级,电灯出现在长安城的千家万户当中,城市当中也开始出现电线,只要建立专门的电力网络,电车的能源不就解决了。这些大匠说干就干,大汉历59年,大汉第一条电车路线开始出现。
连蜀中都搭上了这次产业升级的东风,靠着本土廉价的天然气,蜀中建立了第一个年产5万吨的合成氨工厂,其生产的化肥以低于大汉其他地区四成的价格,开始不断的在大汉内部攻城略地。
大汉一众小化肥厂被打的哀嚎不已,不断破产,想要生存下来只能把工厂迁到蜀中,于是蜀中成为了大汉的化肥生产基地。
大汉历60年10月2日,长安城,丞相府。
一年一度的上计即将开始,陈磊看着下面统计上来的经济数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几年是他当丞相以来最舒心的几年,大汉的经济数据太好了,不是小好,也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大好,这两年大汉的财政收入不是两成多就是三成,在他的治理下,大汉的财政收入翻了四倍,太上皇说电力和内燃机能带动大汉的二次革命,此言果然不虚。
有钱好办事,这点对大汉朝丞相来说也是一样的,有了充裕的财政支持,和肉眼可见的增长规模。这几年大汉可以说是政通人和了,下面的郡守想修发电站,他可以提批准,想修水电站,只要不是太过于雄心太大的,修什么长江水电站的那种,一般情况下也能批准。
这两年大汉修了上百座火力发电站,动工的中小水电站就有五十余座,这些水电站满足灌溉需求倒是次要的,主要的是他们能为当地提供电力支持,加快当地的工业发展,让大汉实现了郡郡通电力的需求,下一步把火电站修到大汉的每个县,实现县县通电,当然这是留给下一任丞相做的事情。
(本章完)
接下来在县里严助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客车的生产线,农机生产线,三轮汽车生产线,机械厂。
每个工厂都极其庞大,流水线下来的汽车更是让他们目不暇接,他们第一次发现汽车的种类居然有如此之多,内燃机的适用性如此之大。对蒸汽机的替代性太强了,蒸汽机能做的事情,内燃机全能做,而且内燃机的体积更小,效率更高。
想到大汉国境内庞大的蒸汽机市场,这样能全部取代,就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大市场。想到这里刘友等人内心激动,看到了无数金钱向他们涌来。当然这条金钱洪流有3/4流向了其他地区,让他们感到不满。
陈郡就是因为内燃机的适应性太高了,光靠陈郡的财力难以支撑得起这么多工厂的建设,和扩大化的生产。
而刘友这些人参观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和阳下的汽车工业区相比,其他地区的汽车工厂就是个草台班子,连会稽郡也是一样。
会稽郡看上去比陈郡富裕,但他的富裕靠的是贸易体系,靠的是全球的富商来大汉投资,他的支柱是贸易,是经融,最优秀的人才也喜欢进入金融行业。
但陈郡却不一样,这是一座工匠组成的城市,优秀的人才也更喜欢投身于制造业,这就是两地最明显的不同。
而后刘友的人,分别投资了自己看好的工厂,这些富商加起来在阳夏汽车工业区投入了三十亿钱,普遍获得了一到两成的股份。
这点也是让他们很无奈的事情,这要是在会计进他们这么大的投入,不要说一两成了,最起码也要占一半以上。
但在陈郡,他们作为股东最多只能占到两成五的股份,享受两成五的分红权,即便他们很看好这些工厂,想要加大投入,但没有用陈郡的工厂根本不接受。
离开陈郡的时候王伦有点气急败坏道:“陈郡傲气什么,乃公回去就派工匠来这里学习,学好了就在会稽郡建造汽车厂,让你们看看三班倒的威力,把你们的市场通通抢光。”
因为利益的关系,王伦还是违心的投了5亿在汽车制造区,但墨家的高傲的态度让王伦有点受不了了。常言道,出钱的是爷,他们出了钱,大爷的地位没享受不说,还限制他们赚更多的钱,完全是跪着要饭。
刘友安慰道:“往好的方面想嘛,墨家还不是要我们出钱,我们是东家,要给我们打工。对于有本事的门客,即便是四大公子,他们也要忍受这些门客的脾气啊。”
他四哥刘恒就是墨子学院毕业的,现在还是少府令,手下就是都是墨家出身,凭这这层关系他也不好说什么墨家的坏话。
蒯旭却是眼前一亮,蒯家已经是江南第一富商,但其旗下产品基本上都是粮食加工业为主的轻工业。
大汉这些年城市大量的吸纳农村人口,去年朝廷的统计当中,城市人口更是第一次超过了农村人口,而这些富裕的人群需要大量的粮食,水果,蔬菜,茶叶等各种农副产品,所以江南这些年靠着农副产品和轻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庞大的财富。
但这几年他江南钱庄的发展却陷入了止步不前的窘境。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竞争对手多了。
从朝廷组建全球联盟开始,大汉各诸侯国,各个文明国家,都来到长安请求天子的支持。朝廷对外投资成倍的增长,去年投资超过了500亿,今年预计会超过800亿。
这些钱财的投入导致了各大诸侯国和国家,生产力提升,农副产品的产能增加,而这些国家和诸侯国为了发展工业,只能出口农副产品到大汉,换取大汉的工业制品,这导致了大汉这几年农副产品的价格再次下跌。
蒯旭明白江南钱庄也到了要转型的时候,不然的话就会被时代丢弃。汽车业就是他看好的产业,他在会稽郡也投资了十几家汽车,但这次来到陈郡之后,他是大开眼界,这才是真正的工业化的生产模式,远远不是那种落后的小作坊可以比的。
但投资陈郡最多只能赚点钱。自己想象当中的产业转型差距太大了,但刚刚王伦的话却一下子打开了他的思路,但是在陈郡这里赚不到利润。但可以让他们培养自己的人才。
我身为股东塞几个工匠进去让你们帮忙培训,不过分吧,等这些人培训好之后,在把自己投资的那些汽车作坊整合起来,去江南开汽车厂。
江南的工业基础太差了,十几年前墨家支持留下来一点以蒸汽机为主的工业,但税收主要还是以农副产品为主,要是有一个能产值10亿的汽车工厂在,那些太守必定会支持自己的行动。
王伦,刘友,蒯旭等大汉豪商心思复杂的离开了陈郡。但他们在参观了阳县汽车工业区之后留下三十亿投资离开,轰动了整个大汉。
在大汉谁不知道陈郡就是墨者的城市,这座城市最排挤的就是豪商,而大汉的豪商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陈郡,四马分肥的制度是他们最讨厌的政策。
但即便只能占两成五的股份,大汉的这些豪商还是留下了30亿钱。这些大汉的豪商可能为富不仁,也可能品格低劣,但大家对他们眼光还是相信的,连他们都大手笔的投资,可见陈郡汽车的强大。
一时间,大汉有汽车产业的各郡纷纷派遣汉吏,大匠参观阳夏汽车工业区,甚至没有汽车厂的汉吏也来学习。
而后他们就看到了如同城市一半的工业区,用最高标准修建的马路联通的整个工厂区,汽车厂当中的流水线效率更是让他们震惊无比,这生产效率难怪大汉的豪商要投资这些汽车厂了。
而后就是学习山寨了,大部分人抱着的都是陈郡能行,他们也可以,不求汽车厂和陈郡一样大的规模,只要有一半就足够他们富裕了。
但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极其残酷,汽车看上去只是蒸汽机车的升级,但在技术精度难度上提升了十倍都不止,内燃机的精度就比蒸汽机高,同时零部件需要高硬度的合金钢,而加工这些用合金钢组建的零件,又需要高精度的车床和强大的水压机,陈郡为了得到高硬度的材料,实验了几百种合金的配方,研发新式的高精度的机床。陈郡为了压出合格的车壳,集中最优秀的大匠研究出5000吨水压机,也就是有这样强大的水压机,才能轻松压铸钢板的车壳。
这还只是技术上的难题,制造汽车需要的最完善的产业链,和保障汽车生产的配套工厂,这些都是其他郡县难以学习的。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几乎整个大汉都在学习陈郡,但真出成绩的却不多。
大汉历57年,整个大汉生产了10万辆汽车,汽车的产值第一次突破百亿,成为大汉发展最快的产业,这其中陈郡生产了其中一半,余下的一半当中七成又是长安城,会稽郡,洛阳城,临淄郡生产的,剩下的15000辆汽车才是大汉上百郡县生产的,这些手工作坊或是手工敲打,货是进口陈郡的零部件,一年的产能就是几十上百辆。
这些汽车厂也知道流水线生产效率高,但他们没有这个资本啊,一台流水线需要上百台高精度的机床,价格超过了上亿,如此高门槛就直接现实了大部分的作坊式的汽车厂。而大汉那些小郡县,支柱产业普遍都是农副产品,有一两个工厂都算是本地的支柱产业了,这些郡县的财政只能勉强维持平衡,想要搞基建,建设大型的工厂都要靠朝廷的转移支付。
拿出上亿钱来支持本地的汽车产业,不是说做不到,而是代价他们承受不住,朝廷一直是明确权责对的,地方上敢乱来,大兴土木,那么这些债务就由地方自己来承担,吃土十年的经历在大汉是屡屡发生,这就养成了汉吏比较保守的行为习惯,即便是县令,郡守想要豁出去,地方汉吏贤者也会阻止他们的行为。
而汽车产业前途虽然光明,但残酷也是看得到的,在残酷的竞争当中,当年大汉的汽车厂就倒了一大半,赌博都没有这么凶险,这是那些有资本的大郡才玩得起的游戏。
大汉历58年,整个大汉生产的各种汽车增加到18万辆,各种配套的工厂超过了上千家,整个汽车产业突破两百亿,一个汽车产业带动了钢铁,机械,橡胶,石油等产业的发展。
这其中以橡胶和石油产业为支柱的诸侯国可谓是喜出望外,在大汉大规模对全球投资之后,全球各种粮食等农产品,橡胶,茶叶等经济作物的价格都开始普遍下跌了,原因也很简单,产能提升,但市场却可以同步扩张,同时买家只有大汉这一家,有这些产业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市场只能降低价格了。
但因为汽车产业快速增长,橡胶的价格趋于稳定,甚至还出现了小幅提升了,而对于石油产业来说,汽车的出现可谓救命稻草了,电灯让大汉的煤油市场萎缩,尤其是大汉大范围的推广电力,几年时间大汉的煤油市场萎缩了一半。
但汽车一出现,原本只能作为军事物资的汽油成为了民用品了。大汉一辆汽车年消耗汽油在200升左右,相当于200支煤油灯一年的消耗量,大汉的20万辆汽车就完全弥补了煤油市场的减少,更加让全球产油国欣喜的是,汽车规模的扩张肉眼可见,按照大汉有2000万辆马车全部都被汽车替代,这个市场还可以扩展上百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会有天量的财富涌向他们的国家。
汽车产业的光明未来已经看的到了,大汉很多人却倒在这光明的前夜,整个大汉经过了一年多的竞争,他们和陈郡的差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拉大了。
58年陈郡生产了10万辆汽车,占据天下的六成,在陈郡的挤压下,大汉小郡县的汽车厂几乎倒光了,现在整个大汉也就是长安城,会稽郡,洛阳城,临淄郡几地,在当地郡守府的支持下,还在不断扩张汽车产业的规模,整个大汉还在生产汽车的工厂,只剩下16家,不过这些都不是草台班子的作坊,而是最少都有一条汽车生产线工厂。
而汽车产业只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一个缩影,大量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像最基础的电力工业发展速度并不逊色于汽车产业,大汉到处都在建设煤炭发电厂,水力发电站以满足大汉工业对电力的需求,电灯、留声机,收音机,照相机,电影摄像机开始出现,并且改变这大汉的生活。
东海郡在邓通的指导下,把所有资源投入到无线电工业当中,他在东海郡组建了第一个无线电广播站,组建矿石收音机工厂,邓通还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扶助大汉各郡县组建自己的无线电广播站,当时大汉的郡守们对这样的好事,欣然接受,结果却是东海郡的矿石收音机买遍了整个大汉,年产十万台依旧供不应求。
留声机成为了大汉人时尚的家电,大汉的中产阶级喜欢购买一台留声机在家,自己一个人听一首歌曲,活着听一场评书。
并且在东海郡组建了第一家照相机工厂,照相馆这样的新生事物开始出现,大汉的百姓,开始流行去照相馆照一张全家福。
同时富裕的家庭青年也开始把照相当做自己的爱好,开启了单反穷三代,摄影毁一生,器材换不停,钱包瘦成针的人生。
第一家电影摄像机,放映机工厂,在东海郡改造了大汉第一家电影院,电影行业正式出现,并且这些电影院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快速从大汉各地冒出来。
能显示画面的电影迅速受到大汉年轻人的追捧,大家约见喜欢的女孩,从以前的戏院,该成在电影院见面了,随着这些电器设备的普及,娱乐产业开始从大汉兴起。
东海郡靠着这些新的无线电行业,东海郡的工业产值屡创新高,经济快速增长,从二线末尾,突飞猛进,已然出现超越洛阳城的趋势了,假以时日,经过时间的积累,东海郡未必不能成为大汉新一线大郡。
而会稽郡在汽车产业输给陈郡,但其他行业却也在快速增长。像船舶制造业,有新式的电力驱动的车床,水压机,船舶生产的效率快速提出,而电焊的出现则是异常革命性的飞跃了,它的效率是铆钉的十几倍,原本制造一艘万吨轮船,需要一年时间,但用上电焊技术之后,大汉只需要2个月时间,节省六倍的时间和降低了一半的成本。
正好此时大汉因为统合了全球产业链,航运量成本提升,改进电焊技术之后,大汉的造船厂没有扩大,但产能却提升了六倍,一时间船生金,享誉大汉,会稽郡靠着造船厂的飞速发展,经济进一步腾飞。
同时石油化学工业开始出现,大汉的工程师,从石油当中提取出塑料、人造纤维这两种新的物资,现在大汉已经开始准对这两种新物资进行应用研究。
而长安城死磕的电车也有了新的发现,虽然经过几年的研究,汽车电池的容量增加了3倍,但显然这点增加还不足与让电车市场化,反而是东海郡的各种家电出现,让电池有了意外的应用空间。
当然这点小市场对长安来说塞牙缝都算不上,长安的大匠并没有放弃电车的这条路线,他们在发现电池领域难以突破之后另辟蹊径,既然解决不了电池容量问题,那就干脆不要电池,只要有电线和电车一直连接电线,电力问题不就解决了。
而此时大汉电网已经经过几轮升级,电灯出现在长安城的千家万户当中,城市当中也开始出现电线,只要建立专门的电力网络,电车的能源不就解决了。这些大匠说干就干,大汉历59年,大汉第一条电车路线开始出现。
连蜀中都搭上了这次产业升级的东风,靠着本土廉价的天然气,蜀中建立了第一个年产5万吨的合成氨工厂,其生产的化肥以低于大汉其他地区四成的价格,开始不断的在大汉内部攻城略地。
大汉一众小化肥厂被打的哀嚎不已,不断破产,想要生存下来只能把工厂迁到蜀中,于是蜀中成为了大汉的化肥生产基地。
大汉历60年10月2日,长安城,丞相府。
一年一度的上计即将开始,陈磊看着下面统计上来的经济数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几年是他当丞相以来最舒心的几年,大汉的经济数据太好了,不是小好,也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大好,这两年大汉的财政收入不是两成多就是三成,在他的治理下,大汉的财政收入翻了四倍,太上皇说电力和内燃机能带动大汉的二次革命,此言果然不虚。
有钱好办事,这点对大汉朝丞相来说也是一样的,有了充裕的财政支持,和肉眼可见的增长规模。这几年大汉可以说是政通人和了,下面的郡守想修发电站,他可以提批准,想修水电站,只要不是太过于雄心太大的,修什么长江水电站的那种,一般情况下也能批准。
这两年大汉修了上百座火力发电站,动工的中小水电站就有五十余座,这些水电站满足灌溉需求倒是次要的,主要的是他们能为当地提供电力支持,加快当地的工业发展,让大汉实现了郡郡通电力的需求,下一步把火电站修到大汉的每个县,实现县县通电,当然这是留给下一任丞相做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