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954【势如破竹】
十二月初九,靖州雍丘城。
齐军各部于此会师。
计有陆沉从雷泽战场带来的定北骑兵、火器营、锐士营、重甲步卒陌刀军、七星军、镇威军和盘龙军,合计五万余人。
张旭麾下京军武威大营两万余人。
刘守光麾下的靖州安平军、阳翟军合计两万余人。
荣国公萧望之从平阳战场带来的四万人。
再算上驻扎在东线藤县一带的广陵军和汝阴军,总计约为十五万余人。
若是加上坚守在定州北部和定州西部的六万余人,陆沉麾下大军接近二十二万,且都是经历过战火淬炼的雄兵。
从年初战事爆发到现在,大齐动用三座边军都督府加上三座京营,总共投入兵力超过三十六万,可谓倾尽全力,不做丝毫保留。
也就是说在过去一年的所有战争中,共有将近十三万大齐儿郎英勇殉国,其中以平阳大战最为惨烈。
为了全歼孤军深入的景军西路军七万余人,为了留下那位景国军神庆聿恭,在萧望之置之死地的指挥下,参战齐军付出沉重的代价,在前后一共五场鏖战之中,齐军近六万人战死沙场。
都督府后堂。
“你去吧,不用担心我。”
荣国公萧望之靠在躺椅上,身上盖着一层羊毛毯子。
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脸上再无杀伐决断之色,此刻的他只是一位身材瘦小、甘于平凡的普通老人。
陆沉知道他为何会这样。
一方面平阳大战耗尽了萧望之的所有心力,虽然齐军兵力占优,但是庆聿恭那样的对手很不好对付,而萧望之手里又没有能够一锤定音的火器。
两人之间总共五次碰撞和较量,除了最后一场在金沙城外的歼灭战,前面每一次对决都凶险异常,否则萧望之不会几度在战场上吐血。
另一方面平阳大战打得太惨烈,将士们几乎是舍生忘死拼尽一切,萧望之身为主帅承担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再加上他亲眼看到庆聿恭这个一生之敌殒命沙场,那一刻想必已经放下很多东西。
这都是人之常情。
一念及此,陆沉心情复杂地说道:“萧叔,谢谢。”
萧望之摆摆手,微笑道:“谢什么?我要谢谢你给了我这个机会。在京城这几年埋首案牍,原本以为不会再临战场,更没想过能和庆聿恭了结这一生的缠斗。如今景帝和庆聿恭皆死,景军将帅再也没人是你的对手,再加上你还有火器营,北伐成功在望,我这把老骨头也该歇一歇了。”
陆沉不由得看向室内的第三人,也是他的另外一位师父。
尉迟归神情温和,徐徐道:“你放心,有我照顾他,肯定能让他再活二三十年。”
“活那么久做什么?”
萧望之摇头笑了笑,又对陆沉说道:“去办正事吧,北伐不能拖,要趁景军喘不过气的机会,一鼓作气将他们赶回泾河以北。”
“好。”
陆沉放下那些愁绪,缓缓站起身来。
“陆沉。”
萧望之又喊住他,微微抬头看着这个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年轻人,思虑片刻之后轻声说道:“不管你以后作何打算,收复失地之后,你要尽快推动朝廷北迁还于旧都。记住,北伐成功之日便是你一言九鼎之时,往后除非你能灭掉景国,你的威望很难一直维持在巅峰,所以一定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陆沉望着老人深邃的目光,躬身一礼道:“我记下了。”
待他离去后,尉迟归开口问道:“为何一定要迁都?”
萧望之缩在躺椅中,淡淡道:“大齐失去江北已近二十年,朝廷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力极其微弱,相当于一张白纸。一旦朝廷北迁还于旧都,天家和百官都要依赖陆沉,这就是他掌控朝堂的途径。这孩子目前在朝中的势力只有一个高焕再加一个王安,能起到什么作用?若想取而代之,光有兵权是不够的,毕竟带兵打仗和治理国家是两码事。”
听到这等足以让文臣大惊失色的言论,尉迟归只不过是微微点头而已。
萧望之继续说道:“如果不利用迁都掌控朝局,陆沉最好的处境就是在江北形成实质性的割据,然则此举隐患甚大,他也不像是那种愿意提兵南下杀得江南血流遍地的性情。”
尉迟归笑着问道:“恐怕江南朝廷不会轻易就范吧?”
萧望之也笑了起来,从容地说道:“还于旧都喊了那么多年,这就是陆沉可以仰仗的大义名分,朝廷若坚持不肯同意,到时候他再派一支兵马去江南迎接太后和天子,这就叫师出有名。朝廷若敢铤而走险公然决裂,别忘了陆沉手里还有一个李宗简,那是如假包换的高宗血脉。”
“啧啧。”
尉迟归有感而发道:“你们这些老狐狸,一个比一个会算计。”
萧望之笑而不答,他望着屋内角落炉鼎散发的袅袅青烟,眼中悄然浮现当年那个昂然立于天地之间的身影。
天日昭昭啊……萧望之忠于这片山河大地,愿意为天下苍生贡献一切,却绝对不愿看到世间出现第二位杨大帅。
另一边,都督府议事堂。
数十位将帅齐聚于此。
当陆沉迈步走进来的时候,所有人“唰”地站起,躬身行礼道:“参见王爷!”
从安陆侯、靖州大都督刘守光,到两位京营主帅陈澜钰和张旭,再到成州都督童世元,以范文定为首的靖州系虎将,以李承恩为首的定州系虎将,数十人整齐划一,没有一丁点不和谐的杂音。
“免礼,诸位请坐。”
陆沉于帅位落座,从左到右扫过众人,开门见山道:“经过雷泽、平阳两场大战,景帝和庆聿恭相继殒命,景军可谓肝胆俱裂,对于我军来说局势一片大好。无需本王多言,诸位理应清楚,接下来便是我军收复江北失地的时机,但是——”
“本王将丑话说在前面,越是这种胜利在望之际,越要避免阴沟里翻船。所有人必须严格遵照本王的帅令行军,若有人罔顾军令自作主张,本王不管你是何等官职爵位,不管你立下多少功劳,断然不会轻饶,尔等听明白了?”
“明白!”
众人齐声响应。
“很好。”
陆沉放缓语气,转头看向刘守光道:“刘都督。”
“卑职在。”
“请你率两万兵马坐镇雍丘,负责北伐大军所需后勤粮草之转运。”
“卑职领命!”
刘守光当然知道如今是攫取战功的大好时机,但他也明白陆沉这个安排的深意,只有他信任的人才能肩负后勤重任。
陆沉心中很欣慰,又看向刘守光身旁的那位武勋说道:“永定侯。”
张旭当即起身道:“卑职在。”
陆沉不紧不慢地说道:“本王任命你为东路军主帅,麾下包括广陵军、汝阴军及金吾大营定威军,合计三万步卒,从藤县出发一路向北,先取昌邑和栖凤两地,然后向河洛东南进发。”
张旭微微一怔,旋即便注意到周遭一众虎将审视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于是恭敬地说道:“卑职领命!”
他身为武威大营主帅,麾下有两万多直系部属,但如今陆沉在军务上一言决之,他没有任何质疑的资格。
陆沉不做解释,对另一边的陈澜钰说道:“临江侯。”
“卑职在!”
“本王任命你为西路军主帅,麾下包括靖州安平军、阳翟军和武威大营凌威军,亦是三万兵马,从西线严武城出发,沿路收复新溪、平舆、保兴等地,前往河洛西南面,能否做到?”
“卑职定不辱命!”
相较于张旭的犹豫,同样被调离本部兵马的陈澜钰没有任何迟疑,干脆利落地答应下来。
成州都督童世元看得眼热不已,虽说张旭和陈澜钰看起来只是挂名主帅,军权依旧牢牢掌握在陆沉手中,然而挂名主帅那也是主帅,将来论功行赏的时候,他们两人肯定能名列前茅。
只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资历浅,无论如何排不到刘、张、陈三人前面去,当下唯有在陆沉面前继续好好表现,将来才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陆沉环视众人,缓缓起身,数十位将帅立刻肃然而立。
“其余的人随本王进攻景军桐柏防线。”
陆沉看着一张张振奋激动的面庞,凛然道:“诸位,此番我军三路并进,务必要拿出势在必得的气势,一个月之内必须会师于河洛城下。夺回旧都,光复河山!”
“夺回旧都,光复河山!”
反攻号角就此吹响。
战事比齐军众将想象得更加顺利。
在失去景帝和庆聿恭这两位主心骨之后,景军的防线可谓不堪一击,而且他们内部已经混乱不堪,纵然还有二十余万兵马,却已经陷入各自为战、没有统一部署的境地。
有人带着兵马径直北逃,有人留守驻地惶惶不可终日。
齐军攻势如潮一日推进上百里,景军望风而逃节节败退。
从江北路到桐柏一线,从尧山关到定风道,齐军的反击之势如惊涛骇浪,战火延绵两千余里。
这辽阔的北方大地上,齐军的旗帜迎风飘扬,胜利的鼓声响彻天地之间!
(本章完)
十二月初九,靖州雍丘城。
齐军各部于此会师。
计有陆沉从雷泽战场带来的定北骑兵、火器营、锐士营、重甲步卒陌刀军、七星军、镇威军和盘龙军,合计五万余人。
张旭麾下京军武威大营两万余人。
刘守光麾下的靖州安平军、阳翟军合计两万余人。
荣国公萧望之从平阳战场带来的四万人。
再算上驻扎在东线藤县一带的广陵军和汝阴军,总计约为十五万余人。
若是加上坚守在定州北部和定州西部的六万余人,陆沉麾下大军接近二十二万,且都是经历过战火淬炼的雄兵。
从年初战事爆发到现在,大齐动用三座边军都督府加上三座京营,总共投入兵力超过三十六万,可谓倾尽全力,不做丝毫保留。
也就是说在过去一年的所有战争中,共有将近十三万大齐儿郎英勇殉国,其中以平阳大战最为惨烈。
为了全歼孤军深入的景军西路军七万余人,为了留下那位景国军神庆聿恭,在萧望之置之死地的指挥下,参战齐军付出沉重的代价,在前后一共五场鏖战之中,齐军近六万人战死沙场。
都督府后堂。
“你去吧,不用担心我。”
荣国公萧望之靠在躺椅上,身上盖着一层羊毛毯子。
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脸上再无杀伐决断之色,此刻的他只是一位身材瘦小、甘于平凡的普通老人。
陆沉知道他为何会这样。
一方面平阳大战耗尽了萧望之的所有心力,虽然齐军兵力占优,但是庆聿恭那样的对手很不好对付,而萧望之手里又没有能够一锤定音的火器。
两人之间总共五次碰撞和较量,除了最后一场在金沙城外的歼灭战,前面每一次对决都凶险异常,否则萧望之不会几度在战场上吐血。
另一方面平阳大战打得太惨烈,将士们几乎是舍生忘死拼尽一切,萧望之身为主帅承担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再加上他亲眼看到庆聿恭这个一生之敌殒命沙场,那一刻想必已经放下很多东西。
这都是人之常情。
一念及此,陆沉心情复杂地说道:“萧叔,谢谢。”
萧望之摆摆手,微笑道:“谢什么?我要谢谢你给了我这个机会。在京城这几年埋首案牍,原本以为不会再临战场,更没想过能和庆聿恭了结这一生的缠斗。如今景帝和庆聿恭皆死,景军将帅再也没人是你的对手,再加上你还有火器营,北伐成功在望,我这把老骨头也该歇一歇了。”
陆沉不由得看向室内的第三人,也是他的另外一位师父。
尉迟归神情温和,徐徐道:“你放心,有我照顾他,肯定能让他再活二三十年。”
“活那么久做什么?”
萧望之摇头笑了笑,又对陆沉说道:“去办正事吧,北伐不能拖,要趁景军喘不过气的机会,一鼓作气将他们赶回泾河以北。”
“好。”
陆沉放下那些愁绪,缓缓站起身来。
“陆沉。”
萧望之又喊住他,微微抬头看着这个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年轻人,思虑片刻之后轻声说道:“不管你以后作何打算,收复失地之后,你要尽快推动朝廷北迁还于旧都。记住,北伐成功之日便是你一言九鼎之时,往后除非你能灭掉景国,你的威望很难一直维持在巅峰,所以一定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陆沉望着老人深邃的目光,躬身一礼道:“我记下了。”
待他离去后,尉迟归开口问道:“为何一定要迁都?”
萧望之缩在躺椅中,淡淡道:“大齐失去江北已近二十年,朝廷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力极其微弱,相当于一张白纸。一旦朝廷北迁还于旧都,天家和百官都要依赖陆沉,这就是他掌控朝堂的途径。这孩子目前在朝中的势力只有一个高焕再加一个王安,能起到什么作用?若想取而代之,光有兵权是不够的,毕竟带兵打仗和治理国家是两码事。”
听到这等足以让文臣大惊失色的言论,尉迟归只不过是微微点头而已。
萧望之继续说道:“如果不利用迁都掌控朝局,陆沉最好的处境就是在江北形成实质性的割据,然则此举隐患甚大,他也不像是那种愿意提兵南下杀得江南血流遍地的性情。”
尉迟归笑着问道:“恐怕江南朝廷不会轻易就范吧?”
萧望之也笑了起来,从容地说道:“还于旧都喊了那么多年,这就是陆沉可以仰仗的大义名分,朝廷若坚持不肯同意,到时候他再派一支兵马去江南迎接太后和天子,这就叫师出有名。朝廷若敢铤而走险公然决裂,别忘了陆沉手里还有一个李宗简,那是如假包换的高宗血脉。”
“啧啧。”
尉迟归有感而发道:“你们这些老狐狸,一个比一个会算计。”
萧望之笑而不答,他望着屋内角落炉鼎散发的袅袅青烟,眼中悄然浮现当年那个昂然立于天地之间的身影。
天日昭昭啊……萧望之忠于这片山河大地,愿意为天下苍生贡献一切,却绝对不愿看到世间出现第二位杨大帅。
另一边,都督府议事堂。
数十位将帅齐聚于此。
当陆沉迈步走进来的时候,所有人“唰”地站起,躬身行礼道:“参见王爷!”
从安陆侯、靖州大都督刘守光,到两位京营主帅陈澜钰和张旭,再到成州都督童世元,以范文定为首的靖州系虎将,以李承恩为首的定州系虎将,数十人整齐划一,没有一丁点不和谐的杂音。
“免礼,诸位请坐。”
陆沉于帅位落座,从左到右扫过众人,开门见山道:“经过雷泽、平阳两场大战,景帝和庆聿恭相继殒命,景军可谓肝胆俱裂,对于我军来说局势一片大好。无需本王多言,诸位理应清楚,接下来便是我军收复江北失地的时机,但是——”
“本王将丑话说在前面,越是这种胜利在望之际,越要避免阴沟里翻船。所有人必须严格遵照本王的帅令行军,若有人罔顾军令自作主张,本王不管你是何等官职爵位,不管你立下多少功劳,断然不会轻饶,尔等听明白了?”
“明白!”
众人齐声响应。
“很好。”
陆沉放缓语气,转头看向刘守光道:“刘都督。”
“卑职在。”
“请你率两万兵马坐镇雍丘,负责北伐大军所需后勤粮草之转运。”
“卑职领命!”
刘守光当然知道如今是攫取战功的大好时机,但他也明白陆沉这个安排的深意,只有他信任的人才能肩负后勤重任。
陆沉心中很欣慰,又看向刘守光身旁的那位武勋说道:“永定侯。”
张旭当即起身道:“卑职在。”
陆沉不紧不慢地说道:“本王任命你为东路军主帅,麾下包括广陵军、汝阴军及金吾大营定威军,合计三万步卒,从藤县出发一路向北,先取昌邑和栖凤两地,然后向河洛东南进发。”
张旭微微一怔,旋即便注意到周遭一众虎将审视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于是恭敬地说道:“卑职领命!”
他身为武威大营主帅,麾下有两万多直系部属,但如今陆沉在军务上一言决之,他没有任何质疑的资格。
陆沉不做解释,对另一边的陈澜钰说道:“临江侯。”
“卑职在!”
“本王任命你为西路军主帅,麾下包括靖州安平军、阳翟军和武威大营凌威军,亦是三万兵马,从西线严武城出发,沿路收复新溪、平舆、保兴等地,前往河洛西南面,能否做到?”
“卑职定不辱命!”
相较于张旭的犹豫,同样被调离本部兵马的陈澜钰没有任何迟疑,干脆利落地答应下来。
成州都督童世元看得眼热不已,虽说张旭和陈澜钰看起来只是挂名主帅,军权依旧牢牢掌握在陆沉手中,然而挂名主帅那也是主帅,将来论功行赏的时候,他们两人肯定能名列前茅。
只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资历浅,无论如何排不到刘、张、陈三人前面去,当下唯有在陆沉面前继续好好表现,将来才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陆沉环视众人,缓缓起身,数十位将帅立刻肃然而立。
“其余的人随本王进攻景军桐柏防线。”
陆沉看着一张张振奋激动的面庞,凛然道:“诸位,此番我军三路并进,务必要拿出势在必得的气势,一个月之内必须会师于河洛城下。夺回旧都,光复河山!”
“夺回旧都,光复河山!”
反攻号角就此吹响。
战事比齐军众将想象得更加顺利。
在失去景帝和庆聿恭这两位主心骨之后,景军的防线可谓不堪一击,而且他们内部已经混乱不堪,纵然还有二十余万兵马,却已经陷入各自为战、没有统一部署的境地。
有人带着兵马径直北逃,有人留守驻地惶惶不可终日。
齐军攻势如潮一日推进上百里,景军望风而逃节节败退。
从江北路到桐柏一线,从尧山关到定风道,齐军的反击之势如惊涛骇浪,战火延绵两千余里。
这辽阔的北方大地上,齐军的旗帜迎风飘扬,胜利的鼓声响彻天地之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