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szfkw.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因为有两个孩子,余秋堂担心太冷,回来的路上开的很慢。
  两百里路,他足足开了四五个小时。
  等回到家里,已是半夜三点多。
  他原本想着老地坑院这边人都睡了,想把姐姐和外甥送到新院子,但又想到那边晚上人多,乱七八糟的,过去也没地方睡觉。
  天亮之后,是最关键的一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累着呢。
  还是待在家里好好睡睡吧。
  这才带着大姐回到地坑院。
  车行驶到上面,却看到地坑院的院子里有光亮,转过弯的时候朝下面看去,却惊讶的发现,院子里的梨树上挂着一个防风灯,父亲正披着衣服在院子里做棺材。
  果然,父亲过来开门,看他眉毛上都是寒霜,一看就是晚上没休息。
  “爹。”
  余春杏打声招呼,从车上下来,扶着余得金的手臂,“爹,你这是……”
  “杏回来了。”
  余得金将手臂从女儿手里抽出来,盘跚着又回到棺材旁边,继续开始搞起来。
  余春杏看那了余秋堂一眼,小声问:“咱爹……怎么好像老了好多?”
  余秋堂本想问有嘛,但转念想,可能是自己整日看到父亲,所以没有感觉。
  大姐很久没有回来,对父亲的概念还停留在几年前,自然看到会很意外。‘
  “本来也不年轻了,五十多的人了。”
  在余春杏的帮助下,将两个孩子放下来,余春杏让孩子们去喊外公,孩子们却都躲在她身后,不敢上前去看。
  她们年龄小,对外公的概念只停留在母亲的话语里。
  突然看到个陌生人,并没有什么感情。
  只觉得陌生的害怕。
  余春杏只好牵着孩子的手,来到父亲身边,再次让他们喊,两个孩子这才小心翼翼地喊道:“外公。”
  余得金抬起头,看了眼两个孩子,眼神微微温柔一些,点头说:“乖,大东和小东都长大了。”
  又说外面天气冷,让余春杏赶紧把孩子们带回房间去,不要把脸给冻了。
  余春杏答应着,在余秋堂的带领下,暂时在余春梅的房间休息。
  炕不是很热的,余秋堂说帮她们烧烧,余春杏却说自己来就好,以前这种活每日都干,回到娘家了,总不能把自己当作客人。
  余秋堂也就没拒绝。
  安顿好余春杏和两个孩子,他犹豫下,还是叹息声,来到父亲身边。
  看着父亲正在刨光一块木板,便伸手去接,“爹,我来帮你吧。”
  余得金微微一怔,并没有给他,“你走了一晚上路,进去歇着吧,白天还有很多事。”
  “你不也忙了一晚上,白天你就没事了?“
  “我习惯了,”余得金说话时,手里活也没停下来,“要赶紧搞完,你四叔后天早晨就要出殡,到时候就一定要用到棺材。”
  余秋堂点点头,“其实到棺材铺买个现成的也行,人都走了,还……”
  “我能做,为什么要去买别人的,生前没做多少事,现在再不做,后面也就没什么可帮他做的了。”
  余秋堂想着人都是这样。
  活着的时候,一直不注重彼此关系,可能总是觉得,反正不在乎这会。
  直到人突然没了,就追悔莫及。
  可人都走了,再想这么多,也没有什么意义,死的人反正是不知道,只是活着的人,做给其他活着的人看,以及安慰自己罢了。
  “还是我帮你吧。”
  “你睡去吧,我能来。”
  “还是帮帮你吧,你不知道自己多大年龄了,这个节骨眼上,把你给累倒了,不是给大家增麻烦,人已经够忙了。”
  被儿子这样“调笑”,余得金也没生气,当余秋堂再次将刨子从他手里拿过去时,他也没有反对,只是叮嘱他,要细心一点,千万要磨平。
  做棺材,有很多忌讳。
  棺材板必须非常平整,不能有半分疙瘩,说是人死后,眼睛就看不到地上,哪怕很小的坑坑洼洼,也可能是天堑,让他们过不去。
  余得金在旁边看了几分钟,发现余秋堂干的还挺好,这才放心,开始做其他事情。
  父子俩开始沉默着干活。
  天依然很冷。
  好在地坑院周围高,风很难直接吹到西面,要不然手估计冷的刨子都抓不住。
  余秋堂几次将手放到嘴边哈气,有时候感觉冻僵了,但每次都看到父亲似乎像个机械人,感受不到寒冷一样,总是认真地做着。
  让他没有半分脾气。
  大概五点钟多点,天还没有亮,父亲屋里的灯被点亮,接着陈美娣打开门出来,看着门外干活的两人,几十秒后进去穿上衣服,向厨房走去。
  大概半个小时,陈美娣站在门口喊道:“掌柜的,我给你们煮点面,来热火点吃吧,暖暖身子。秋堂……也一起来吧。”
  “先放着吧,一会吃。”余得金说。
  “放着放着,吃口面能浪费你多少时间,吃了再干不是更有力气,效率更高。”
  陈美娣看两人没过去,便端着碗直接过来,先给余得金一碗,又端着另外一碗给余秋堂:“给。”
  “我不饿……”
  “给你就端着吃,我这个后妈会给你在碗里下毒是吧?”
  余秋堂还想说什么,余得金却淡淡地说了:“吃点吧。”
  余秋堂看这继续纠结也没什么意思,便点点头,三两口将面刨进嘴里。
  那边父亲也吃的很快。
  很快两人就吃个干净。
  陈美娣又过来,将空碗端了回去。
  这个插曲并没有影响两人节奏,接下来又是连续两三个小时的工作。
  直到不知不觉,一缕阳光突然从崖边射下来,刚好照到棺材的装饰上,又反射到余秋堂眼里,他才揉揉眼睛,发现天亮了。
  他站直身体,揉揉发酸的腰,却看到父亲正雕刻板头,他的背影依然坚挺,仿佛是一尊塑像。
  余秋堂想起父亲这是干了好几天了吧。
  或许从木头送回来的时候,他很快就进入工作,从此不眠不休。
  也怪不得陈美娣会半晚上起来做面给吃了。
  余秋堂觉得自己就没有父亲这样能扛住苦。
  他自认为自己也是个很勤劳的人,也能吃很多苦,但和父亲比起来,确实还差的很多。
  幸亏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不一定要借助于力量,而是有很多可以省力的方法,要不然呢,他的日子不可能比父亲过的好。
  赞美吃苦,无疑在后世是个不符合大众意识形态的思维,但在这种科技文明欠缺发展的时代,去除一些发无根财的路子,勤劳或许是改变人生,过上幸福生活的唯一路径。
  趁着父亲去上厕所,余秋堂也靠着墙坐下来休息。
  这时余秋实出来了,站在渗坑边上撒尿,完毕转头看余秋堂靠在窗下,一脸疲惫的样子,便走过来蹲在旁边。
  “你咋不睡觉?”
  “你说呢?”
  余秋堂没好气的说。
  同样的儿子,他像余秋实这么大,就已经要明白很多事,干很多活,可余秋实却不喜欢劳动,也不喜欢读书,就知道玩。关键他还偏偏就有人惯着。
  余秋实指着棺材,“不是咱爹在做嘛,又没让那你做。”
  “要是你死了,我也给你做。”余秋堂不喜欢余秋实这种无所谓的样子。
  四叔去世,所有人都沉浸在悲痛里,唯独这家伙,似乎不以为然。
  “没那个必要啊,我要是死了,就给我随便搞个烂棺材,埋到土里就行,我都死了,还要那么好的棺材干嘛,能吃啊?”
  余秋堂微微一怔,这孩子,竟然是这样的生死观。
  也是。
  或许正是因为他对生死看的不够深沉,所以上辈子才会做那种糊涂事。
  他之前想着着说,这个弟弟能引导,就稍微引导下。
  毕竟是亲兄弟。
  那种天然的情感,让他明明不喜欢余秋实,却依然无法直接对他置之不理。
  他想了想说,“可能是人活着,不管是被动或者主动,都会承载着别人的期望和情感寄托吧。”
  “啥,我不懂。”
  “很简单啊,我问你,你心疼你娘嘛?”
  “心态啥,每天就知道打我。”余秋实没好气地说。
  余秋堂看着他。
  余秋实被看的有点势弱,只好无奈说,“心疼,行了吧?”
  “那咱爹呢?”
  “也算吧。”
  “姐姐们呢?”
  “这个……也算吧。”
  “那我呢?”
  “你?”
  余秋实这时显得有些犹豫,想了想说,“我不知道。”
  余秋堂听到这句话,却没有什么不满,反而是微微一笑。
  这孩子,能说出这种话,起码说明他还有一个优点没有被彻底泯灭,那就是坦诚。
  “如果我突然死了呢?”
  “你咋可能会死?”
  余秋实回答的很快,声音也提高几个分贝。
  他几乎没有思考,潜意识就飞出这句话,并且不打算说点其他的东西掩饰自己本意。
  “咋不会,你看看咱四叔,他死的时候,难道还有什么征兆,啥都没吧?”
  “他能一样嘛,他那是自己找……”
  余秋堂一把捂住他的嘴巴。
  余秋实也觉得自己这个话说的太粗糙,神情有点懊悔。
  “你又不是四叔,你不会那样做。”
  余秋堂点点头,“话是这样说,但老天爷收走人,不是靠这个就是靠那个,万一有点意外呢?”
  “意外?”
  余秋实坐在门槛上,手托着下巴,陷入思考。
  一直到余得金回来,余春杏和孩子们起来,余秋实还坐在门槛上看着他们两人做棺材,没有完全想清楚这个道理。
  “爹,你几点过去?”
  上午8点多,余秋堂无法在这里继续干活了,那边事情还多着呢。
  余得金看看手下的棺材,想了想说:“后晌吧,差不多能完成。”
  “行,那到时候你过来吧。”
  余秋堂带着余春杏和两个孩子就要走,余秋实却在后面说带着他。
  余秋堂问他之前不是说不去帮忙嘛,余秋实说他又想去看看。
  余秋堂也没有拒绝。
  每一个参加过亲人白事现场的人,都会成长一截。
  面对死亡这种所有人必到之归途,只有正视他,才能得到生的意义和乐趣。
  一起带着来到新院这边。
  刚出巷道口,就听到悠扬的哀乐,响彻整个村庄。
  唢呐的声音非常有穿透力,而西北广阔的天地,给这种乐器附加了无穷的生命力。
  村里谁家过白事,几乎不需要专门去打听,只要随意站在村里任何一个村道上,细细一听,风就会将唢呐的声音吹过来。
  余秋堂车子行驶到南边,远远就看到他家院子门前,高大的楸树上拉着绳子,绳子上挂着各种颜色,形状的幡。
  有的是圆形,有的则是八角形,有的长数米,有的则是很粗壮。
  被西北风吹拂起来,像是升起的一只只风筝。
  他的车子停在余秋江的铁匠铺门口。
  这边今日暂时成了亲戚的中转站,来自各处的亲戚来这里,都会暂时做个调整,然后在进入白事现场。
  所谓调整,只要是穿孝染鞋。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一般来说,这边的孝分为六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孝能通过孝服一眼看出来。
  第一种就是亲儿女,媳妇,穿的全身孝,并且还会拖在地上很长。
  全身孝也称之为重孝。
  头顶的孝帽要有前檐,要能放下来挡住眼睛。
  孝帽后面要拖孝带,起码拖个两三米长。
  身上的孝褂也很长,直接要能盖住脚面,而脚上的孝鞋,要用整个白布将黑色鞋子全部包裹起来。
  远处看去,重孝的人,全身都是一片白。
  这种人当日走到哪里,都是受到额外照顾,因为大家能一眼看出,他的至亲去世,肯定心里非常难过。
  除去重孝,第二等的就是半身孝。
  也就是上面有个孝帽,上身有个孝褂,下面染半个白鞋这样。
  这种一般是兄弟姐妹,女婿,侄子,外甥,孙子之类,也算是亲人。
  第三种就是孝帽,这种就是外孙以及堂侄之类。
  第四等,就是红色的孝服,这就是重孙之类。
  第五等是黄色的孝服,重孙的儿子辈……
  还有最后一种,就是别个白,这种就是长辈,例如父母埋葬孩子。
  一般人去世,邻居会自己备好孝服,而外面来的亲戚,则是会安排人专门发放孝服,例如舅家的人等等。
  今日负责发放孝服的正是三姐。(本章完)
灵异鬼怪相关阅读More+

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火星少女

独望(1v1年龄差)

松随

逐王

水千丞

猎养

贺铃响

烈山

越鸟巢南

渎相

雪猫